编辑:
2014-10-22
概括起来说,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全文回顾历史,面向现实,呼唤和平。
2、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解答]“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3、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解答]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4、“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了引号?
[解答]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体验对话
师问: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发言?
甲生:我们从选材上可以探究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乙生:那个日本人跟日本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
丙生: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说“日本人”,也表明了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中表明了各国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人在会场上的孤立。
[思维点拨]要和平,不要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课文在叙事时选择这段材料,就很真切地表明了作者对此事的看法。分析文章,首先要把握主题,有的放矢。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一:在正文前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思维展示】本题抓住引文中两个关键词,作为把握课文内容的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萨特说到,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个被残杀的人。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那一段残酷的历史,一天之内,纳粹杀死7000人,其中包括300名孩子,鲜血染红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被残杀者临死前的哀号仿佛就在我们耳畔回响。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
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课文中写到一位不愿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老师,就是一个例子。这一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
探讨与练习二: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请仔细体味其中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4)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
(5)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思维展示】本题培养同学们精读的习惯,注意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参考答案】见“精读品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亲爱的爸爸妈妈练习题(3)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在学习上帮助到您!
标签:语文同步练习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