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七单元综合复习题(附解析)

编辑:sx_jixia

2015-05-13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威廉希尔app 提供了七单元综合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   )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    )烈强hàn(  )激人奋发;秋,以她的豪爽潇洒、辉煌成熟夺人魂魄;冬,                      。阅读天地,伶听万lài(   ) ,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妩(    )媚    炽(    )烈   强hàn(    )  万lài(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2分)

(3)加点词“盎然”的意思是                 。 “殷”的意思是                   。(2分)

(4)在文中划线处写出与前文句子句式相同的一句话。(2分)

------------------------------------------------------------------------。

2、 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的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7分)

(1)                    ,松柏有本性。

(2)海内存知己,                        。

(3)念天地之悠悠,                       。

(4)行到水穷处,                          。

(5)春天到了,到处生机勃勃,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描写春景的上下两句诗。

-----------------------------------,------------------------------------。

(6)你一定很爱你的母亲吧,你能写一句和母爱有关的俗语吗?

--------------------------------------------------------------。

3、 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1)《海底两万里》是被人称为                       的凡尔纳所写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             ----------------------------------------------。

(2)歇后语“梁山上的军师——无用(吴用)”,源于文学名著----------------------,这位军师的绰号是-------------------。

4、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又到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班级开展了一次题为“春天的赞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作为总策划人和主持人,请设计:

(1)活动的目的(2分,不少于15字):

(2)活动的开场语(2分,不少于20字):

(3)活动的结束语(2分,不少于20字):

二、阅读理解

(一)《藤野先生》节选(13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牚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着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

6、文中提到了哪几类中国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你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3分)

8、“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得喝采”中“何尝不”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

9、“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什么?你能说出促使“我的意见”变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吗?(3分)

我的理解:“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二)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0.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4分)

14.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4分)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