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jixia
2015-04-08
期中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我们一起来通过这篇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题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能力吧!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枯瘠(jí) 迸(bìng)溅 B.坦荡如坻(dǐ) 涟漪(yī)
C.潜(qiǎn)滋暗长 心无旁鹜(wù) D.拈(niān)轻怕重 亵渎( d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赢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大奖。
B.对于他人的言论,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应该从整体着眼,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
C.中国古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D.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出发,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
3.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新华日报全体编辑记者半个多月的审慎投票、积极推荐,“2012江苏十大印象”于1月10日出炉。
B.通过三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C.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学校开设了有关方面的讲座,得到了师生好评。
D.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 沾污。
A.燔:烧 B .讫:完
C.火:用火 D.拂:擦拭,掸去。
5.对下面这段文字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A.要努力保持常态的人生,像清水一样不被污染。
B.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C.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D.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标签: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