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

编辑:sx_bilj

2015-01-06

期末考试是一学期快结束时,学校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该学期应掌握的知识的检测,为了帮助大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沪教版附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文言文(共28分)

(一)默写(10分)

1、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2、昨夜江边春水生, 。《观书有感》

3、纸上得来终觉浅,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4、 ,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

(二)古诗赏析。(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天下事”是指 。(2分)

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

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

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9、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朝的书法家、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

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提出论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B、第二段以名人事例强调深入研读的重要性。

C、第三段以读史为例阐明反复诵观的必要性。

D、文章作者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深入研究。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