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dy
2014-12-19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编辑老师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三),供大家参考。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作家简介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是我国享誉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近代桥梁工程先驱。早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考取清华官费留学,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硕士、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桥梁桁架之次应力》在科学上的创见,被称之“茅氏定律”,获得康奈尔斐蒂士研究奖章。三十年代,他建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为此,中国工程师学会授予他荣誉奖章,中央研究院选举他为院士。五十年代,他担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小组组长。
茅以升先生历任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教授、校长。他主张教育改革,加速培育新一代建设专门人才,提出了工科大学理论联系实践,“先习而后学,边习边学”,“科研、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等一系列论述。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引导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祖国科学事业。他历任上海市科联主席、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暨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曾率领科技代表团访问东欧、西欧、美、日等十四国,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科技交流。他是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个人会员,并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
背景材料
赵州桥是安济桥的俗称,它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横跨洨河南北两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它以首创的敝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在中外桥梁史上令人瞩目,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赵州桥建于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决定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李春率领其他工匠一起来到这里,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精心细致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李春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创下许多技术成就,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位列中国十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经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初名广利桥。卢沟桥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度为9.3米,桥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桥墩砌筑为船型,其前有名为"斩龙剑"的分水尖,用于抵御急流。该桥的建筑设计先进,制造精良。卢沟桥的建筑装饰亦别具特色。桥栏为高达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与栏板连接而成,每根望柱顶端都刻有一个大狮,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异、或藏或露的小狮子,于是民间便有"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根据考古工作队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狮485只。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说,卢沟晓月即是其中一景。桥的东端有碑亭,石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正面为"卢沟晓月",背面为卢沟桥诗。
词语积累
☆正音辨形
弧形(hú) 拱桥(gǒng) 陡坡(dǒu) 惟妙惟肖(xiào)
匀称(yún chèn) 嘉(jiā) 和谐(xié) 张鷟(zhuó)
☆词语释义
湮没:埋没。
悠久:年代久远。
雄跨:有气魄地立在江河之上。
残损:指桥残缺破损。
合乎:符合,合于。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绝,没有;伦,同辈,同类。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推崇:十分推重。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胜景:优美的风景。
就地取材: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由一般石拱桥的特征谈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目的是在说明中国石拱桥乃是世界石拱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文化和新社会的赞颂。
写作分析
1、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介绍清楚这一事物,才能使读者留下鲜而而准确的印象。《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2、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
3、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中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就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给人的印象具体、深刻。这是一种解剖麻雀的方法,解剖了一只麻雀,对其它的麻雀也就能够了解了。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代表性,切不可用个别事实、偶然现象来代表一般,代表必然。
精读品析
☆妙句涵咏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评点】这一句话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两点的排列顺序也很恰当。作者是这样解释的: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是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是不可省略的。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评点】这一句话介绍了旅人桥,语言准确、严密,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估计、推测的情况,因为旅人桥究竟是建于哪一年,不十分清楚,“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最早”则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运用这些词语,使说明更清楚、准确。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评点】“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意思是,制造结构很奇特,人们不知道它是怎么修造的。这一句话引用张嘉贞的赞语,说明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佳段欣赏
4、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评点】这段文字于简朴的说明之中融入描绘。先用“像彩虹”这一简洁而形象的比喻点明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从古代神话与诗作品中,进一步说明“彩虹”与“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长虹卧波”一句化静为动,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风景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评点】这段话上运用数字说明的典型句子。本段用数字将卢沟桥的修建年代、长度、宽度、石拱数都作了准确的说明,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精确的了解。数字的准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标志。
问题探究
1、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
[解答]因为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们来确定它们的递进关系。
2、文中介绍的赵州桥的第一、三个特点都是关于大拱的,第二个特点是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作者为什么不在介绍完赵州桥的第一个特点后,紧接着介绍它的第三个特点,即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而在中间插入对小拱的介绍?
[解答]因为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赵州桥首创敞肩拱的主要特点。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所以按其特点的大小,作为列举的顺序。
体验对话
师问:这篇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特征类的说明文。学习本文后,在选材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甲生: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作者选取了两座典型的桥为例,这样就能使读者鲜明而具体地感受到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乙生:作者在举例方面的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举两例,一是独拱桥的代表,一是联拱桥的代表。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多样。
丙生:作者在材料内容的按排上也有讲究。赵州桥侧重介绍设计科学,结构坚固;而卢沟桥侧重介绍其外型美观,闻名中外。这样就使读者不至于感到重复,而且耳目一新。
[思维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特征类的典型说明文。作者正是选取不同形式的典型代表,又从不同的方面清楚而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所以,本文的这种写法对我们的说明文写作来说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思维展示】设题意图是让同学们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3、示意图略。
探讨与练习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思维展示】设题意图是让同学们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参考答案】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探讨与练习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辞海》“卢沟桥”词条文字略。
【思维展示】设题意图是引导同学们注意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参考答案】《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2、《夜宿卢沟》文字略。
【思维展示】设题意图是让同学们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在写法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
12.桥之美
作家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背景材料
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这篇文章里,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审美的眼光向读者描述着桥的美。
词语积累
☆正音辨形
着重(zhuó) 前瞻后顾(zhān) 孕育(yùn) 脂粉(zhī)
☆词语释义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审视:仔细看。
诗境:指富于诗意的环境。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水天一色:形容水域辽阔。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厘,计量的小单位。
文章主旨
这篇美学小品文,以描述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阐述了自己对“桥之美”的认识和看法;桥之美在于它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景物相配合,联系景物,组成了富于变化的统一的画面。文中还揭示出了一些美学原则,让读者获得一些审美知识,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
写作分析
1、画卷优美,意韵悠长。
作者以画家的眼光看世界,以优美的语句勾勒动人的画面。白墙黑瓦的人家,线条流畅的拱桥,曲曲折折的河流,疏密相间,构成了有迷人魅力的图画美;江南水乡,早春的绿柳,跨书的石桥,宁静淡美的意境,使画面产生了抒情诗般的感染力;山重水复之间,“风雨桥”翼然临于急流之上------作者选取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一星,以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浓淡相宜,意蕴悠远。
2、语言轻松,富有情味。
文章起笔轻松如话家常,“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自然而然引出画家们见到的桥是最多的这个话题,在简略谈桥之结构和形式美后,却轻轻避开众人的议论话题,转到本人要表达的话题上来:“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文章许多句子极具情味。如写江南乡间石桥笔调轻快,“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把石桥的硬度与风中柳丝的轻柔进行对比,既勾勒出了江南典型的水乡景色,又绘出了一幅动静相宜、和谐恬美的风情图,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标签:语文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