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编辑:sx_fuxh

2013-05-21

【摘要】“初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柔nèn( ) ②魁wú( ) ③wén( )丝不动 ④繁花似jǐn(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①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采斑斓、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花。

②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尉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及。”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6分) ①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 4.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

5.名著阅读。 ①《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位水浒英雄的姓名和绰号。(4分) [答]

②请从众多的水浒英雄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然后简述喜欢的原因。(3分) [答]

第二部分(4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走送之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④不敢出一言以复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余幼时即嗜(shì)学 B.既加冠(guàn) C.主人日再食(shí) D.同舍生皆被(pī)绮绣 [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译文]

9.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出这一观点。(2分) [答]

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下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2分) [答]

阅读《城东早春》,完成11—12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早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2.这首诗是针对“诗家”说的,细读全诗,说一说诗人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创作见解。(2分)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