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编辑:donghk

2011-10-10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泄气(xiè) 竹篙(gāo) 拂晓(fú) 晨曦(xī)

B.仄歪(zè) 腋窝(yè) 箱箧(qiè) 憧憬 (chōng jǐng)

C.阻遏(è) 荒谬(miù) 绥靖(suí jìng) 疟子(nüè)

D.琉璃(liú lí) 寒噤(jìn) 杀戮(lù) 瓦砾 (lì)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有误的字,请改正过来:(4分)

A.馈退 尖利 地窖 眼花瞭乱( )

B.消耗 张皇失措 撇见 应邀( )

C.吆喝 匍伏 缀满 精疲力竭( )

D.当然无存 蜿蜒 赃物 血腥(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因感冒而打寒战。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D.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2分) ( )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③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比喻 比喻 反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反语

C.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D.拟人 比喻 反问 反语

5.原文填空:(3分)

①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______。

②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______的博物馆。

③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______。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B.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部分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 、 。

②《芦花荡》的作者是 ,这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 。

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和《九三年》。

8.给下则新闻起个标题:(2分)

中新网7月22日电 中国今日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约11时03分53秒,日全食带从浙江的舟山群岛入海东去,此次日全食奇观结束。

全食带在早上8点左右自西向东经过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区,全食带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最精彩的日全食基本出现在上午9点多钟。

日全食期间,从西藏东南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佳观测地带,以阴雨天气为主,天空状况不太理想;而华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天气相对较好,能观赏到日偏食。

标题:_________________。

标签:语文试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