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编辑:haiyangcms

2013-06-2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

师:好的。我听见你们的朗读了。很流畅。有一个字的字音注意一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这句中的“遂”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评点】开门见山,直入课堂教学情境,没有刻意的铺垫和复杂的导入。

师:我们看屏幕。把这则资料看一下。

屏显1:

苏轼(1037——l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学生读)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继续读。

屏显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鸟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学生读)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中年时所遭受到的一次诬陷。被捕入狱。然后削官被贬谪到偏远地方— —湖北黄冈。他的号“东坡居士”就是在黄冈种田时给自己取的,因为那个地方叫东坡。现在听起来是一个很雅的号。继续读。

屏显3:

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学生读)

师:这是大学者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的一段话,说的是苏东坡在贬谪期间写的作品里面有四篇是绝世妙文。我们今天要学的短短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一篇。

屏显4: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学生读)

师:这是作家、学者梁衡先生的评价。“两轴精品”都在我们这一册书里。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个字的文章是神品(屏幕显示:神品)(老师板书:神品)。这么容易懂的文章神在哪里?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它。

【评点】助读资料的穿插作为一种手法,有多种形式和多项作用 在开课的这一环节中。助读资料包括了从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写作背景到课文的艺术成就。为学生理解课文蓄足了势。从后面的教学过程来看,从资料4概括出的“神品”二字成为整堂课的教学线索。

师:这节课有三个活动:有味地朗读、有味地分析、有味地欣赏

屏显5:

教学创意

有味地朗读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赏

师:下面就让我们“有味地朗读”。刚才大家一起读了,很流畅,但是味道没有读出来。我们来看什么是“有味”。

屏显6:

有味地朗读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师:读出文言的味道。除了有的音节要拉长一点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这个音节里所渗透出来的情感。我读三个地方你们听一听。看哪些字是拉长的。并有情感的意味蕴含其中。

(师深情范读)

师:哪几个字?

生:(齐答)念、盖、但。

师:“念— — 无与为乐者”, 有一点寂寞之感;“盖— — 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 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好,一起试一下。这三个字的音节拖长一点,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

(生齐读课文。模仿老师对三个字的语音处理方式。)

师:读出了一点味道了。继续来。第二个要求是— —

生: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师:为什么要宁静呢?是因为“夜游”,而且作者看起来心情不错,他写的是美景,要细细欣赏眼前的美景。所以心情不错。那么。宁静的氛围要怎样读出来呢?第一:语速缓一点;第二:音调低一点。轻声地朗读,注意那三个字的拖音仍然要保持。(生轻声朗读)

师:味道更浓一点了。第三读,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师:有两个地方要读得快乐一点。现在我们看课文。你认为,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开始思考。我们讨论后再读。

(生认真思考)

师:我们试着来交流。发表你们的看法。

生l:我觉得“相与步于中庭”要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来。因为见到了好朋友。自己的心情自然高兴了起来。

师:相与步于中庭,很惬意,虽然默默不语,但心灵是相通的。好,谢谢!

生2:第一行的“欣然起行”,这时月色照着,作者兴致非常好。于是便很快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去找张怀民。

师:“兴致”一词用得非常好,因为有兴致,所以欣然起行

生3:我选“怀民亦未寝”这句。作者去找张怀民,而且他发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

师:怎么表述呢?“怀民亦未寝”这句。他觉得??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