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07-25
填空:
1)如图:DC∥EF∥AB DA∥GH∥CB ,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_____个;
2)在□ABCD中,
① 若∠A=120°,则∠B =____ ,
∠C =____ ,∠D =______;
② 若∠B+∠D=120°,则∠A =____
∠B=_____;
③ 若∠D-∠C=120°,则∠A =____
∠B =_____;
若AB=2cm ,BC=3cm ,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__;
本环节补充了一组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计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联系刚学过的概念和性质,并结合方程的思想进行计算。这样,及时地将理论用于实践,既为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计算题和证明题,作了必要的铺垫,又达到了逐步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1、引导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训练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通过小结回顾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通过表格,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记忆。
1. 必做题:
教材99页 1、2、3题,选6
2.探索思考:
教材93页的练习3
3、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实例
1、巩固所学的概念,进一步发现和弥补教与学的不足;
2、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教 学 设 计 说 明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第1节的内容,共需两个课时完成。我计划第1课时: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第2课时:教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对角线互相平分;及引申内容: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知识方面
本课要研究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首先,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的性质的探索需要借助已学过的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其次它又为我们接下来类比学习矩形、菱形等特殊四边形奠定重要基础。此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和方法。因此平行四边形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能力方面
一方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要类比三角形的研究方法,从角和边入手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其性质的论证又要通过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探求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多元化.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为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矩形、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均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我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设疑诱导法
著名数学家哈墨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考虑到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平行四边形,在感性上对其有所认识;而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在七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了按边和角学习三角形的方法,固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技能,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我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和设疑诱导法。以提出问题为主线,对学生进行边启发,边分析,边推理,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在此过程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借助电脑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了增强教学直观性,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我借助了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以上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请各位专家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更多精彩推荐: 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 初二 > 数学 > 初二数学教案
标签:初二数学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