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fuxh
2013-04-10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威廉希尔app 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初二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当时的主要任务。
2.掌握中共八大的内容及对八大的评价。
3.掌握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失误及影响。
4.了解在十年建设探索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十年建设时期模范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知微见著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政策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地区各项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经济建设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五十年代末期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失误应该成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借鉴。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众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教学重点
1.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
2.英雄人物的事迹
●教学难点
十年建设探索失误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对于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教学,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这样既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利于时间上的把握。
2.故事穿插法。对于十年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可以采用学生讲故事的方式 进行。
3.影视图片法。运用此法,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课后调查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
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一九六二年三月?日
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东西全是由小的、不显眼的东西累积起来的。人若没干劲,好像没有蒸汽的火车头,不能动;像没长翅膀的鸟,不能飞。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之一粟……
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
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一九六二年三月?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同学们,上面的材料是节选的雷锋日记。雷锋(1940年~1962年),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被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那么,雷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怎样?除了雷锋之外,当时还有哪些英雄人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了解这一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示例二]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结束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在国内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展开的?在建设过程中,我国人民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对当时的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党又是如何领导人民渡过难关的?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
[教师讲解]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缓和趋向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刚刚起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6年2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尖锐地揭露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引起极大震动。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先后发表关于如何正确总结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两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原则立场。同时认为,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括我们党,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说:我们从苏共二十大得到的最重要教益是要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应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是随着革命战争结束而开始的。但是,那时还有繁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需要同时进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加紧步伐的时候,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层事实上不能不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社会改革方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全党的工作中心,就应该进一步转移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方面来。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在各方面都还不完善,需要稳定、巩固、调整和改革,而这种调整和改革,应该紧紧围绕着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并且完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来进行。而这一重大决策的完成是在中共八大上实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中共八大的内容。
[板书]2.中共八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了解中共八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八大作出的决策?
[学生回答]八大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这之前,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投影显示]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956年2月至4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约集三十多个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座谈,讨论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毛泽东集中大家的意见,在4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计划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论述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和非及中国和外国等属于政治生活方面的关系。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同《论十大关系》的讨论相联系,在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还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这样就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些论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以后党确定正确路线的基本依据。
大会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为: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我们说,八大一次会议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这次会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并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师补充]八大一次会议后,党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探索:按照大会确定的方针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编制1957年经济计划;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渐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1956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人已经发现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冒进倾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种倾向初步得到遏制,但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围绕对1956年经济工作的估计和1957年经济计划的制定,党的高层领导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在这年11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周恩来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该实行“保证重点,适当收缩”的方针,得到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根据这个精神制定的1957年计划,保证了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成为建国以来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二段内容,看完以后思考:八大的正确路线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没有坚持下来?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八大的正确路线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有没有坚持下来?
标签:初二历史教案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