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教案

编辑:sx_fuxh

2013-04-09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三大战役的名称、参战部队、战果及意义;掌握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时间和意义;了解解放区土地改和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2、能力与方法 :通过看图说史,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讨论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历史的原因,使学生认识 “得 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难点: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 这是中国北方一个平凡普通的小山村——西柏坡村,它位于河北省平山县。

其实它并不平凡。有人说:“中国命运,定于此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而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怎样崩溃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历史,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胜可靠保证

本目为阅读内容,教学简约处理,教师提出阅读提纲,重点引导分析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系。

1.怎样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把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称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阅读提纲,重点思考第2问、第3问。

展示图片: 土改后农民面带喜悦;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支援前线等。

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三农问题”(农民负担,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理解当今我国政府处理农

村问题的方针政策。

教师引导总结: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3.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5.国统区人民不断 掀起爱国民主运动。

得出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1、学生根据106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书上做标记:

A、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

B、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

C、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而取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2、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3、填《三大战役》表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教师补充、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