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设计

编辑:sx_fuxh

2013-04-09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是北师大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课。本课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的内容。体现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过程中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表现。

本课主题是学习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感受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本课虽然不是第二单元的重点课目,但是能体现近代化艰难起步的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恰恰证明封建制度的腐朽导致中国近代从政治到文化各方面发展都极其艰难。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初一历史学习的培养,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略知一二但又比较陌生,从知识本身而言,缺乏故事性、生动性,但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发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比较观察的方法,增强本课的形象性,启发学生思考一些制度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思维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3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应起到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认识能力,尤其是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能面临新的问题时把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只有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才算真正具备历史学习能力。

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强调综合意识;既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提倡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法、比较法、观察法、谈话法等多种方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如: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将它们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收集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书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编印、出版书籍的特色。

计划采用小组活动的评价方式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备课中应注意学生资料处理的问题,应考虑学生能收集材料的多少,涉及哪些领域,会组织到什么程度,教师在此基础上要做适当的补充。对于学生课堂中能力体现较强环节,教师要有预见性,假设学生无法充分完成,教师有必备的第二个方案,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方便将收集到的商务印书馆的书带到学校,因此设计一个环节,教师到图书馆选择有代表性的十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让学生分辨后归纳相关内容效果会更好。本课课件比较简单,多是图片和文字内容,对教学起到辅助手段。

教师对课前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要及时跟踪,帮助学生解决信息的整理和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投入的积极性会很高。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又是什么?这些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进入学习氛围,思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

意图:本课导语用教育、报刊这些与我们今天生活非常密切的事物大都出现于清末民初这一事实,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今天与那个时代的关系。

2.学习新课

教师: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同学们还记得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忆“戊戌变法” 的内容,指出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

意图:让学生明确教育改革的原因,同时回忆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教师:(打出投影)首先从三个方面介绍京师大学堂——诞生、地位、影响。

1、诞生。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2、地位。 “京师大学堂”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如何?。

学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教师: 3、影响。(评一评、议一议)大家能否结合现在的教育课程,运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它的影响。并举例论证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学生:结合手中材料或教材内容畅所欲言。

意图:采用评一评、议一议的方法让学生类比分析后进行评价,意在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废科举,兴学堂:

教师:(打出投影)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你能否设计几个环节带领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五分钟小组活动开始。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然后常规性小组探究学习.。

意图: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组织,整合资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师 :在小组展示中要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科举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带给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完成设计。如“1、我们学过科举制确立的过程是什么?2、科举制带给社会的影响是什么?3、自己来作个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学堂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4、为什么到了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学生:1、隋朝的时候确立,唐朝的时候完善;科举制度的建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2、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3、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中,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美术、体育等绝大多数的课程在清末新式学堂中已有设置。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心理学等学科则没有,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也不再开设讲经读经等课。我对新学堂的看法是: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4、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意图:教师备课中设计两种方案,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层次教学的目的。了解中国近代教育正在跟随世界经济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教师: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那么新学制与今天的学制有何异同?在当时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入学年龄和最终完成学业的年龄进行比较;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年进行比较;学生提出义务制教育等其他方面的不同,都可以。分析影响是新学制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使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意图:本问题设问的重点是使学生强化按年龄、分年级进行教育的近代教育制度观念。从新学制与现在的教育制度的比较中,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深刻地认识教育制度的改变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大胆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申报》的创办:

教师:打出投影展示今天各种各样的商业性的报纸,提问“报纸在你的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 “你知道今天商业性报纸的鼻祖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意图:采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增强内容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引出下面的问题

1、《申报》的创办。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