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案设计

编辑:sx_fuxh

2013-04-09

【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简介: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也是中国历史同世界历史相互融合的重要一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东北三省沦陷之后,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国艰难的局部抗战开始的一课,学好本课对整个第四单元的的学习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分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不朽的民族战歌”和“西安事变”。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本学期内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已近半个学期,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较多,也比较赶兴趣,一是因为事件的发生距现代生活比较接近,二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历史同世界舞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整体发展状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理性分析能力的特点,确定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小组竞赛合作为基本方式,配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的发散性思维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以发散性提问、启发性问题为主,辅以阅读、讲解、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知道聂耳等人的主要成就。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并由此分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九一八事变,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明确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把握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发生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最后和平解决这一基本线索。

过程与方法

播放《松花江上》,以东北人的特殊身份切入课堂,创设历史情境。

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课本剧《西安事变》,学生分组讨论,分别站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美派、亲日派的不同立场分析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形成历史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以形成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在全民族立场上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过程,感受他们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四、教学理念与方式:

本课较好的贯彻了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等理念,坚决贯彻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争取达到在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有较深的感受之目的。

在本课中,教师将在课件和课本剧的帮助下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引导者,而学生在“分组竞赛法”的基本形式下,通过阅读、归纳、想象、表演、讨论等环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间的合作积分也可体现出本节课各小组成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质量以及成员间的合作效果。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中的揭开抗日战争序幕的第一课,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所以信息技术容量大、直观性的特点在本课的辅助作用应该说比较重要,是本课不可缺少的工具。

首先多媒体课件展示《松花江上》的歌曲画面,将大家的思绪与本课的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直观且生动,切入课堂自然,为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更对事件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西安事变”的录象短片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1.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组织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方面的图片、资料。

3.将学生按座位平均分组。

4.组织学生试演课本剧《西安事变》

2.学生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图片、资料。

2.排演课本剧《西安事变》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教师引导:作为一个东北人,大家在听这首歌时,有何感言?是否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同学回答略)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简单补充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本课内容的连贯性作好铺垫。接着,在《松花江上》的歌曲背景下,请大家阅读课本的第一子目,就自己不明白之处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出问题者为所在小组加分)

同学在简单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很可能在事变发生的背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人民的感受方面提出问题,在课堂内大家可以互问互答,解决一些基本的史实问题。

(设计思路:为了让大家对日本的侵华战争有全面的了解,故补充一些关于经济危机的内容,让大家树立大历史观的概念。在自己阅读课本内容的同时,可留给学生自己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对这一历史史实真正结合歌曲、文字、图片和自己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大家的互问互答可以引导发散性思维和真正参与课堂的热情,将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呈现在课堂上。)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