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资讯 > 考试动态

关注13年研究生考试昨日开考 江苏94706人参加

编辑:lirj

2013-02-21

鉴于考生们对考试动态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注13年研究生考试昨日开考 江苏94706人参加 ” 一文,供大家参考!

关注13年研究生考试昨日开考 江苏94706人参加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冷如冰窖。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昨在冰冻天开考。江苏94706人参加了本次考试。考场内,为防寒有考生贴了四个暖宝宝;考场外,陪考家长冻得来回踱步。据统计,今年全国有151万人报名考研,再创新高,较2010年增加了10万。记者采访发现,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并没有吓退考生考研的决心,和往年相比,今年考场“出勤率”很高,缺考者并不多。据悉,考研首日已发现作弊现象。

场内

天寒地冻,贴四个暖宝宝上考场

考生考场防寒有妙招

“有一种考验叫考研,有一种战士叫硕士,有一种人生叫研究生。”这盛传于网络的“格言”用在今年考研考生身上尤其贴切,考研考的不光是实力和心态,还是人品和运气的全方位考验。考研首日的低温让考场里的考生都大呼“吃不消”。

全身贴四个暖宝宝上考场

“贴个膏药上考场,我容易吗我?”考研结束后一位女生感慨。教室里没有空调,考生唯一的“合法取暖工具”就只有暖宝宝了。“前胸一个后背一个,这样肯定稳妥。”考试结束后记者在考场门外随机问了十多位考生,大多都采用贴暖宝宝的方式来取暖。而南京大学考生小郭的“取暖工具”多的就有些滑稽了,他贴了四个暖宝宝上了考场!“昨天我来看考场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我那间教室一点太阳都照不到,而且考场里又没有空调,晚上七点半听完天气预报就赶紧去超市买了四个暖宝宝。”小郭不仅在前胸后背都贴上了暖宝宝,连两只胳膊上都贴上了。“零下7℃呐,手被冻着了握不住笔就惨了。胳膊的保暖也是很重要的。”临走时小郭还不忘和记者“介绍经验”:“看考场的时候注意考场细节也是很重要的哦,有效取暖才能保证最佳考试状态。”

膝盖上盖毛毯屁股下有毛垫

昨天11点半政治考试结束后,大批考生走出东大考场,纷纷搓手跺脚,“太冷了,太冷了……”记者上前询问情况,考生们说考场内没有空调,冷如冰窖。他们伸出手来一看,一双双手都冻得又红又肿,像胡萝卜一样。一名男生说:“太冷了,字写得变形了。”记者发现,不少考生“行囊”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里头毛毯、围巾、羊毛垫等保暖用具一应俱全。东大一名女孩不仅带了毛毯盖住膝盖,还担心坐着会冷,特意备了羊毛垫。“考场没有空调,踩过点后发现很冷,就准备了这些。”女孩告诉记者,装备虽齐全,但整个考试过程仍手脚冰冷,紧张答题的她根本顾不上,直到考试结束才发现双脚几乎麻木了。“幸好考点供应热水,有的同学抱着热水杯答题。”女孩说,她所在的509考场,大部分女生都备了毛毯或是围巾。

场外

堪比高考,“家长团”住宾馆陪考

孩子开考了家长还不肯离去

考场外,陪考家长“直面”严寒的考验。今年“陪考大军”队伍更加壮大,陪考热度堪比高考。上午开考一个小时后,东大考点外五十余名陪考家长不愿离去,宁愿“全副武装”守候在考场外。有的家长冷得受不了,来回踱步取暖。南京理工大学干脆专设一间“陪考家长休息室”。“昨天来看考场时就有很多是家长陪同的,”南理工研究生院的宿老师告诉记者,“一个南京的家长还仔细地对着名单找教室,我说,孩子都是大人了,还用得着你来帮他找教室?他说,就这么一个孩子,考研这样的大事能不重视吗?”

考场外租下“空调房”

“我已经在宾馆的房间里开好空调了,等他考试一结束就把他带到空调间里去。”在南京大学的考点门外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位细心家长,面对零下7℃的寒冷天气做好了周密的准备,“不管怎么样,中午一定要让他睡一个小时,这样才有精力参加下午的英语考试。”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朱姓家长对于儿子的考试十分重视,特地从单位请假过来陪考。“我是盐城人,特地从盐城赶来陪儿子参加考试的。”记者获悉,考生朱同学已经在一家事业单位获得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在望子成龙的朱爸爸看来,儿子没有个研究生学历以后是吃不开的,所以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要求儿子考个研究生努力一把,今后在单位的晋升可以获得更加丰厚的筹码。八点半考试开始,朱爸爸“目送”着儿子进了考场,直到九点一刻左右才离开。而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候,比考生还焦躁的朱爸爸又回到了南大教学楼门口,焦灼不安的开始在门外等候。

三名无锡家长组成“陪考团”

“南大哪有一年就考上的,不给他点压力怎么行?”昨天上午八点半开考后不久,记者在南京大学门口逮到了三名“抱团”陪考的家长。其中一位考生张立(化名)的妈妈王女士面对记者的提问语出惊人。三个考生打小就是很好的朋友,都是去年毕业的往届生,三人齐刷刷的选择了南大建筑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儿子是去年参加工作的,本科念的专业就是建筑学,”张妈妈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加油打气,在儿子张立和两个好朋友组成考研“战友”的同时,她也和“战友的母亲们”组成了后备加油团,给儿子的考研做好全方位“后勤服务”,“一定的压力是必须的,”张妈妈说,“南大就是个金字招牌,只要有了南大的文凭,到哪里都能找到好工作。”抱着这样的观念,他们很早就从无锡赶来住在了南京的亲戚家,亲自“监督”儿子的考研复习。张妈妈并不避讳儿子是往届生的身份,“南京大学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一方面小孩自己努力,另一方面也看家长的后勤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90后上考场妈妈不放心

今年90后大学生首次出现在了研究生考试现场。在东大考点,一名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杨同学出生于1991年。妈妈陈女士专程从盐城赶来陪考。母女二人在东大附近一家快捷酒店订了房间,304元一晚,妈妈要陪女儿考完全程。“她还是太小了,一个人在外,我不放心。”陈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小时候没人带,5岁就送进了小学一年级。虽然比同班孩子小两岁,功课从没落下,成绩一直不错。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仍名列前茅。尽管女儿各方面发展令人满意,在妈妈眼里年纪尚小,还不适合太早步入社会。“继续读书吧,工作等研究生毕业了再找,她自己也这么想。”陈女士说。

考题回顾

标签:考试动态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