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ningl
2013-05-10
为了让广大考生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威廉希尔app 考研频道,为您收集有关考研专业课辅导,以下是频道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2014年考研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笔记辅导-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习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 两种强化:正与负。青少年: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
◆ 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从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
◆ 鉴别学习: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了自己的评价系统之后。
2、诱因论
观点:态度的形成是人们权衡利弊的结果;外部诱因的强度决定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
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 ,1968、佩蒂等(R.E.Petty,T.M.Ostrom & T.C.Brock),1981 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受个人思想的制约,这些思想(即个人的评价、认知)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是否改变态度。
2)期望——价值理论
◆ 爱德华的期望-价值理论,1954,《决策理论》,认为态度即是决策的结果,决策是深谋远虑的结果,同样,人的态度形成过程也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结果;态度形成过程是理性的主动决策过程,而非学习论那样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3、认知相符论
观点: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信念、态度,或否定其它观点与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海德(F.Heider)的P—O—X平衡论
◆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处于不平衡态,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引起的动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
2)纽科姆的A—B—X模式T.M.Newcomb,1961,1968
此模式同于海德模式。
标签:专业课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