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2011年考研经验分享

编辑:jichanyucms

2013-01-14

2013年考研笔试已经结束,为帮助大家顺利通过面试。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1年6月14日,安大龙河校区行政楼208,笔者拿到了安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至此,笔者的考研生涯——结束了!

笔者男,安徽人,2009年7月毕业于江南小城XX市的XX学院,会计专业。当年报考安大新闻学,政治:65,英语:55,新闻传播理论:114,新闻传播实务:109,总分:343。那一年,安大新闻学院复试线:344。这就像一个玩笑,但笔者无能为力!

2010年1月,笔者第二次考研,报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政治:72,英语:49,新闻传播理论:60,新闻传播实务:111,总分:292。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折乾而归!

2011年1月,笔者第三次考研,目标:安大新闻学。政治:69,英语:67,新闻传播理论:117,新闻传播实务:125,总分:378。这次,终于把复试线远远的甩在后面,之后是有惊无险的复试和师生互选。再之后,确定录取。

政治与英语,不是这里谈论的重点,简单说几句。关于政治,由于安大特殊的积分政策,故建议将政治的目标定在65~75分,所以用在政治上的时间,只需保证能完成目标就可以了。关于英语,笔者与英语学习的故事虽然很长,但只能在此简述。CET四考了五次,至今笔者还保留着那五张珍贵的准考证和成绩单,最低分是06年6月考的,那时笔者大二,302分,最高分是08年6月考的,那时笔者大三,459分。CET六考了一次,是09年6月,那时临近毕业,也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的失败,456分。考研英语考了三次,55、49、67。每次想到这些考试的经历,总是感慨万千……一路走来,笔者倒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捷径,况且自己现在的水平还远不足以在高手面前班门弄斧。不过,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背单词、做题目、读文章之外,倒是有几个小点子以供参考:

一、背文章。笔者会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前30课,从07年12月买书至今,反复背诵,背诵之后默写,默写之后再背诵,如此反复,所以基本已达到随时随地脱口而出的地步。当然,考研的同学时间宝贵,所以建议背诵真题中的阅读,能背多少是多少,多多益善!

二、抄文章。这是08年上辅导班时,听宫东风老师说的,这里的文章自然指真题里的文章。不过笔者惭愧,没有长期坚持,只是蜻蜓点水的抄过几篇,但是其中妙处,自不待言。

三、分析文章。所谓“分析”,就是自己给自己讲解。把文章拆成句子,把句子分解成主谓宾定状补,把从句划分出来,最后把陌生的单词弄清楚,就是如此。事实上,由于笔者英语学习的先天不良,后天填鸭,所以至今也难以准确分清定语、状语、补语。故而,笔者只能分出主谓宾,然后将定状补语断开,但却搞不清它们谁是谁。比如:The idea that some groups of people may be more intelligent than others is one of those hypotheses that dare not speak its name。笔者会这样划一下:The idea (that some groups of people /may be /more intelligent than others ) is one of those hypotheses ( that dare / not speak/ its name)。这是08年真题试卷上的第一句话,分解之后就是一个个词或短语,弄懂之后,再将其组合成句,之后由句到段,由段到章,步步为营。

当然,个人感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讲究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是想靠三五个月或半年一载的刻苦学习,而达到质的飞跃,恐怕很难。比如你目前是55分(或65分)的水平,想通过半年努力拿下75分(或85分),其难恐怕堪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考研英语作为一门考试,在准备阶段的用心学习,进步5~10分完全是情理之中,况且,据传说,安徽地区改试卷是比较松的。大家现在的英语,最差的也有45~55的水平,刻苦学习,进步5~10分,那么国家线就没有问题了。至于比较厉害的同学,比如现在就已经是65+的水平,建议即使打算冲刺英语高分,也千万别在英语上花过多的时间,因为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重头戏是专业课!

新闻学或传播学的专业课由史论和实务两张试卷构成。史论考的内容主要是:新闻学、传播学、中外新闻史;实务考的内容主要是:采访、消息、评论、编辑。详述如下:

史论的参考书:《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

《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蒋含平、谢鼎新,合工大)。

新闻传播学领域素有“南复旦北人大”之称,由复旦出版的这本概论,其权威性不言自明。该书除绪论外,共有十六章。第十、十一章讲的是媒体的经营管理,一般不会考到,不过第十一章是第三版新增的内容,大略看看也就够了。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中的第四第五节是三版新增的内容,尤其是“媒体融合”,虽然难以作为一道大题去考,但考试时有所涉及应该是很有可能的。该章的其他小节,更像是新闻史,大致浏览就差不多了。

新闻专业有个永恒的话题就是“新闻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是随着对这个专业的学习而不断深化的。就考研来说,书中的第二章“新闻”和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讲的都是这个问题。笔者看来,关键的不在于你赞成哪种定义,而在于你为什么更加偏向于某个定义。了解了新闻的定义之后,就该看看因新闻而连接的两个不同人群了:传播者和受众(传播者——新闻——受众)。

当然,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从传播者的此岸到受众的彼岸,需要有一个摆渡的角色,而扮演这个角色的就是具体的新闻媒介和抽象的新闻事业。如此一来“传播者——新闻——受众”就成了“传播者——(媒介)新闻(事业)——受众”。《概论》没有把“传播者”作为独立章节讲解,但第十四章“新闻选择”第十五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无疑都是从传播者角度出发的。而了解受众自然就是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了,其重点就是弄清“受众的角色”“受众的细分与定位”“受众的权利”,而现在又经常提到“公民社会”,注重公众权利的行使,那么受众权利成为考试的重点之一自然就是情理之中。以上已经涉及书中的八章内容。剩下的章节主要就是讲新闻媒介和新闻事业。

在这所剩八章之中,重点肯定是第六、七、十六、十三这四章的内容。第六章第二节“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中的核心内容,是必须牢牢记住的,就如同第七章第一节中的“一般功能”。而第十六章的新闻改革历来就是概论和历史考察的重点,其中第二节“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是第三版新增的内容。第十三章中主要就是弄清“真实性”“党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正所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一个根本性原则,一个光荣的传统”,不过,笔者总想问,那当“生命”和“根本性原则”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取舍?你我都知道,现实中,这可能压根就不是个问题,但理论上,它的确就是个问题。这是笔者的苦恼,不知是否也是中国其他新闻人的苦恼!当然,中国之特色,应该就在此处吧。

不过,牢骚之后,我们面对的是考研试卷,若是真有这样的题目,各位大侠可不能在试卷上“苦恼”一番,笔者以为比较得体的答案是,首先把真实性与党性的定义、要求全部写出来,然后再云:在我国,是不存在这二者的矛盾的,因为,我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而真实性原则的要求也正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所以真实性与党性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党不需要违背真实性原则,也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更好的坚持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吃透理论,弄清政策,在以上二原则指导下从事新闻工作,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云云。

另外,在“党性原则”那一小节中,提到党性原则作为制度所包含的四个要点,即书中297页的内容,也是第三版新增的,而且概括的精辟全面,个人以为,甚是重要,当背诵之。

至于书中其他以上没有提到内容,“新闻自由”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余部分,应该就算是本书的一些“边角料”了。

新闻史方面,中国史部分,如果按照倒金字塔结构排序的话,第一位肯定是近代史,最后一位自然就是国民党新闻史了。一般而言,古代史,国民党新闻史都不会考,当代历史应该也是很少涉及。而剩下的近现代新闻史中,无非就是两次新闻高潮、名人、名报、新闻改革等等。而外国新闻史,美国史肯定最重要了,但是其它部分,笔者就不敢妄加判断了,因为10年考的“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11年考的“默多克传媒集团”一直都是笔者所判定的非考点,但结果都出现在试卷上,今年考的“默多克”,笔者回忆最多也就是在08年看过一两遍,所以一片茫然之后,只能胡扯一通。今年史论的分数没有上去,估计也就差在这一题了。考研的学生,面对一道三十分的题目,却压根一点都不知道,这是何等境界?现在想来,实在汗颜!

09年安大的网站给出的传播学参考书是《传播学原理》(石庆生,安大出版),笔者当年就用的那本书,结果看的是云里雾里,然后就在一片云雾之中参加了考试。这本书对于初学者过于晦涩,应付考试,这本书也显得重点不够明确。所以《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逐渐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事实证明,这本书更适合考研,至少更适合用以考安大新闻学院。

较之概论和历史,传播要难以理解一点。尤其对于那些和笔者一样,跨专业自学的考生,更显得这门课难以弄懂。但是,如果仔细比较,耐心总结,你或许会发现,这门课虽然相对较难理解,不过它的内容或知识点也相对较少。笔者觉得,第一步就是把书按顺序看几遍,做几本流水账一样的笔记,然后把核心理论重点理解、背诵一下。虽说传播学的理论是用以解读实际,考试也往往和具体的事件糅合在一起,但第一步没有完成之前,基础没有夯实之前,没有必要急着去用理论关照实际,因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火候未到而揠苗助长只会平添急躁。第二步,就是尝试打乱书本的章节,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传播学知识“网”。以下是笔者10年10月所做笔记的目录:

(一)学派 1,经验学派 2,批判学派

(二)学人 1,欧洲源流:a,塔尔德 b,西默尔

2,美国源流:a,杜威 b,库利 c,帕克 d,米德

3,奠基人:a、b、c、d

4,学科创立者

(三)效果研究及其历史与现状

1,何为传播效果

2,效果研究三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理论

(四)宏观社会效果理论

1,议程设置 2,沉默螺旋 3,培养分析

4,知识沟 5,第三人效果 6,框架理论

(其中5、6是以前从复旦版的传播学上看到的,旧的人大版书 上还没有,但听一同学说新版已经加上去了。)

(五) 重要概念补充(这就因人而异了,说不定你就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笔者这里写的是“麦克卢汉”)

每个子目录下面,基本就是照抄书上的定义、意义、评价、影响之类的文字。如此反复几遍,就有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网了,因为这里仍然要重复第一步中的抄书(也叫“做笔记”),所以很花时间,但其中妙处,无需多言。笔者是感觉,每做一次笔记(也叫每抄一次书)都有新的收获!

此为抛砖引玉,其他的科目,各位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网或框架!框架、网络、结构、笔记、摘录……冠以什么称谓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动笔去完成这个过程,用两个字概括这个过程就是:总结,用四个字就是:反复总结!

关于史论的答题技巧,直到2010年经高人点拨之后,笔者才发现,原来答题真的是有技巧的。以2010年史论第四题为例:

题目:建国六十年来,我们对中国新闻媒介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何种重大变化?这种重大变化为当代中国新闻实践带来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又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你认为,这些问题在下一步的新闻改革中将如何解决?

如果是09年考研,笔者的答题方法就是这样的:

答:(一)重大变化:123……

(二)积极影响:123……

(三)新问题:123……

(四)解决方法:123……

但11年考研时,笔者都是这样答题的: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新闻媒介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于新闻媒介属性的认识,则经历了由“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到“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是面向大众以传播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由新闻媒介只具有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到“双重属性”的重大变化,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公民社会进程的加快,新闻媒介的“公共属性”也已初现端倪。

1978年后,我国新闻界经历了拨乱反正,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否定了“阶级斗争工具”论,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传播机构,是……耳目喉舌,是……桥梁,从而从根本上防止、消除新闻媒介再次沦为……胡作非为工具……(见概论337页)。1992年开始,我们重新认定新闻媒介的性质,确立了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虽然这只是对已经开始市场化的媒介进行的理论追认,但却带来了很显著的变化:123(见概论340页)。新世纪伊始,“公共属性”的提出,从而强调了媒介为公民提供自由表达和沟通的功能,使媒介功能定位更加明晰,这也推动了整个公民社会的构建,促使媒介由培养“受众”,转而培养“公众”……

当然,这些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闻四害、水军泛滥、双重属性自身的矛盾、从业人员把权利当“权力”等)

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各个方面齐心协力,主要有……(政府方面、媒介自身、受众自身、研究者的探索等)

正如施纳姆所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能否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她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当代中国如何既发挥新闻媒介的积极作用,同时又防止并解决各种问题,则依赖于你、我、他不断提升“使用它的智慧”。

两个版本的答案,其高下应该是非常明显的。简单而言,这道题目有四个“?”,那么用一段文字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四段,如果在四段之前可以加一段类似概括或总结的文字,则称之“帽子”,在四段之后,若能加一段类似引申或阐发的文字,则所曰“鞋”。此例中答案共五段,第五段可谓典型的“鞋”,但第一段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帽子”。由于此题的重要性,故举此例。为了看完整的“帽子”与“鞋”,再举一例:2009年第二题,“王韬与梁启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笔者所写的帽子与鞋分别如下:

帽子:王韬和梁启超都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中的重要报人,王韬是近代新闻史中的第一位杰出报人,而梁启超是清末最杰出的报刊活动家、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近代政治家办报的代表人物。二者比较如下:

鞋:从王韬到梁启超,再到章士钊,他们都践行着“文人论证”,开创并继承了“政论报刊时代”。但由于他们个人诉求和政治身份认同的差异,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动荡的近代中国,以王韬、梁启超、章士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介入近代报业,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勃兴与繁荣;当然,近代报业,无疑也成了近代科举制取消后,知识分子的一种归宿。

(注:1.“帽子”和“鞋”不是笔者之语,更非故弄玄虚,而是他人之言,因曾受其指点,故在此引用此称谓。

2.笔者水平有限,文中所涉及到的几处真题相关答案,仅供参考,而非传说中的“标准答案”。)

当然,内容是神,技巧是形,恰到好处的技巧能使内容锦上添花,而无神之行恐怕只能适得其反。所以,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是对知识的掌握,而非答题的技巧。

较之史论,实务更偏技巧,需要背诵记忆的东西少了,主要是理解,笔者称之为“悟”。因为在学习实务过程中,总有那么几次,一拍脑门,发出感叹:原来就是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啊?!看似不难,实却不易。

采访主要考一个采访方案,可惜的是刘海贵老师的书上没有现成的例子以供学习,关于采访方案,也只是说了一个定义后,就一笔带过了。09年考研的时候,笔者在这方面未能得到任何人的指点,仅仅是两眼一抹黑的看书,最后导致,自己所写的第一个采访方案,竟是在09年考研的考场上完成的,而这个采访方案,也是自己所看到的第一个。当年心中之忐忑与焦虑,今日真是无法想像!

有人说“采访方案就是送分”,笔者虽不完全赞同,亦不彻底反对。因为它有着固定的结构,所拟方案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所提的问题,以09年采访刘翔为例:

答:采访方案如下:

(一) 采访主题

(二) 采访对象

(三) 采访准备

(四) 采访提问

(五) 材料整理

以上就是采访方案的完整结构,第五点可要可不要,并无大碍。决定得分高低的就是第四点。至于提问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看提问是否尖锐、是否犀利,关键是看是否问出了受众想知而未知的东西。那受众都想知道什么呢?笔者觉得,记者也是受众,而且大家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准研究生,身份应该更接近受众,而非记者。那就让我们按照常理去推断,“刘翔退赛后,我最想从新闻报道中获取什么信息”,这自然就是记者必需提的问题,那么以下提问就在情理之中了:“你受的什么伤?医生的诊断是什么?”“你是突然受伤,还是一直都有此伤?”。当然,面对刘翔这么一个特殊人物,而且采访主题是“刘翔的受伤状况以及退赛的相关情况”,所以提问仅止于此肯定不够深入。

因为事件的焦点是“退赛”,肯定得围绕它做文章。家门口前的奥运会赛场退赛,如此重大的决定,是站在跑道上临时做出的,还是早有打算?而刘翔作为一个体制内的运动员,退赛与否,决定权是否在他自己呢?所以这就有了以下提问:“退赛是临时决定,还是早有打算?”“退赛是你自己的决定,还是其他方面的意思?”这里的“其他方面”用的极妙,既表达了记者的意思,又避免了对他人或任何机构的冒犯。当然,笔者可没有这个水平,这是后来在别人提供的一份答案中看到的,所以就有了之前提到的“悟”。到此,已经问了四个问题,如果觉的不够,还可以加上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如:“医生的医疗方案是什么?”“退赛后的训练安排?”“对于一直关注和支持你的人,你想说些什么?”这样肯定就足够了。

采访方案的另一个得分点是“(二)采访对象”,这在采访刘翔中没有体现出来。以08年的采访方案为例,当年的题目是“安徽省考研计分划入B区”(笔者到网吧发这篇文章时,才得知今年A区B区合并了,真是“世界变化太快”),这就涉及多个采访对象,如果遗漏了关键的采访对象,应该也是要扣分的吧。该题的采访对象主要有:1.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2.高校研招办相关工作人员。3.高校研究生导师。4.08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5.准备以后报考研究生的人员。

然后在采访提问部分,就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了。

新闻写作方面,用的是戴振雯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教程》。据笔者认识的一安大新闻学院女生说,“戴老师人非常好,大家都叫她‘戴妈妈’”,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实务试卷中关于消息,有两大题。一是稿件评析,二是消息写作。稿件评析一开始时笔者也是摸不着北,非常明显的问题也看不出来。例如09年张艺谋的那道题,有两个明显缺陷,但在09年的考场上都没看出来。一是标题有歧义,因为“婉拒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邀请”,也可以理解为“婉拒参加或出席开幕式,而非担任导演”;另外是消息来源单一,因为发出邀请的是伦敦奥组委,但文中没有对其的采访。面对稿件评析,后来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反复看书,将书中所提到的消息稿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和作品进行生硬的対照。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

然后就是新闻语言、新闻来源、新闻精华之类。随着重复的遍数越来越对,感觉慢慢就来了。因为逐渐的,笔者就发现,书中有特定的章节论述消息写作要求,而把“写作要求”反过来,就成了稿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了。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新闻写作基本要求”,该节第一条是“新鲜及时”,那么反过来想,稿件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不新鲜不及时”,这就要看稿件是否突出时间的最近点,而不是像09年张艺谋的那道题,导语中用“日前”蒙混过关,这明显使时效性打了折扣,这不就是“不新鲜不及时”么!再比如,第八章第五节“导语写作基本要求”,第一条是“要突出新闻精华”,那反过来就是“没有突出新闻精华”。例如10年考题中,稿件评析里的“市财政劳务输出专项资金100万元”是重要的事实,应加以突出并具体交代使用的方法、范围等,但消息中却放在最后,未做具体交代。09年考题中,张艺谋那篇稿子的精华自然是“婉拒邀请的来龙去脉”,但消息还没把这个事情交代清楚,第二段就扯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些都可算作“没有突出新闻精华(重点)”。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