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周记 > 周记写作指导

如何辅导孩子写好周记

编辑:sx_baiw

2014-08-19

今天家长会,我做了题为《如何辅导孩子写周记》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如何辅导孩子写好周记

开家长会前,我咨询了好几位家长:当前你们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大家都说是孩子的每周一篇的周记不知如何辅导。这与我的思路不谋而合。在屡次的周记批改中,发现了好多问题,有必要和大家进行沟通。

一、面临的问题

学生: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解,但仍是一半以上的孩子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或者写出来的东西抓不住重点,没条理。

家长:每位家长都知道日记的重要性,知道现在的写作可以给将来的作文打下基础,所以特别重视。孩子写周记时家长心态不稳,总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作品,对孩子写的东西总是不满意。家长的这种情绪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写作负担。这样,就给写作蒙上了更加神秘的外衣。

二、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对于以上情形,我们首先应该转变孩子畏惧作文的观念。应该告诉孩子,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写下来。简单的说,就是会说话就应该会写作。所谓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家长应该转变观念。低年级的写作,不能急于求成,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孩子写作贵在自由。“自由”就是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说和写的主动权掌握在孩子的手中,大人不要提过多要求,如果一味的限制孩子,便会使他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手脚,成了“借孩子的手写自己的文章”,使孩子的作文失去灵性,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另外,家长在给孩子辅导前,最好查看一些相关内容,准确把握老师的意图。本学期,我给孩子们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小作文:模仿课本第8课的“小猫多”,来写一篇《今天的作业真多啊》的周记。

原文是这样的: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他摇着头,说:“太多啦,太多啦!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

辅导时,孩子们有的说:“今天的作业真多啊!我从6点写到9点都没写完。”有的说:“今天的作业真多啊!我的作业本用了5、6页了还没写完!”还有的孩子说:“今天的作业真多啊!我手写得都麻了还没写完。”……

孩子们从量上、时间上、感觉上表述了作业多,听了后我心里很满意。但作业收回来后,我就感到哭笑不得了,好多孩子的日记中有了家长雕琢的痕迹,30%的孩子周记后,都加上了诸如此类的句子:今天的作业虽然多,但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相信我今天虽然累了,但学到的东西却是什么都比不上的。专门打电话问过个别家长,家长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为了学生好,学生怎么能嫌作业多呢?”

这样的结果,与我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呢?这里有齐家欢写的《今天的作业真多啊》一文,请各位家长欣赏评析。

今天放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可多啦!

做作业时,家里的桌子上可不得了了:铅笔在我手上跳来跳去,15厘米长的铅笔一会儿就变成8厘米了;橡皮在本上滚来滚去,数学本不停地催我“快点写!快点写!”桌子上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妈妈不时地问我:“作业怎么还没写完啊?”我摇摇头说:太多啦,太多啦!累坏我啦!“

写了好长时间作业才写完,挺直酸痛的脊背,低头一看:哇,桌子底下这么热闹啊!铅笔掉了好几支,橡皮渣满地都是,书本纸张也在桌子底下大集合……

这样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以儿童的眼光书写了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语言,大人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给孩子评价应该以激励为主,让他们树立写日记的信心和勇气,要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日记中的优点。如能把句子写完整、通顺;能加上标点;能把字写工整都值得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行,这样孩子就会有兴趣去写,写了就会有进步。最后,在激励的同时还要提出希望,让他们有前进的目标,知道如何去努力。

下面是一个孩子写的《夸家乡》。

我的家乡在临汾,春天,这里树木茂盛(盆),小草深(伸、探)出头来。春天,小树长出了新芽,秋天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像铺了一地金子。秋天的风很凉。夏天,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她做了一把扇子。冬天,吓(下)起了雪花,白白的雪花像新买的白橡皮一样白。我觉的(得)我的家乡很美,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像难(南)外环、广原(宣)街。我的家乡。

很容易看出,这个孩子基础较差,不仅错字多,写东西也缺乏条理。但可贵的是,字字句句都出自孩子稚嫩的手,我给孩子的评语是:错字太多,但能自己写作文,而且写出了家乡四季的特点,在描写过程中,能运用比喻的写法。如果能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就更好了!

三、遵循由说到写、说写结合的原则,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语言与表达

从说到写,是作文起步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人教版的教材在作文起步阶段明确提出了“先说后写。怎么说怎么写”的要求。这是适应儿童言语表达的基本规律的——儿童在早期,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而先说后写,怎么说怎么写,可以帮学生揭去写作的神秘面纱。

李校长在讲座中说:“写作训练应该是由说到写,说写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善说。”并提出了以下几种训练孩子语言的情境。

随家长外出时,用心观察路上发生的事情。

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奇异的有趣的事情讲给家长听。

把看过的电影、电视、动画片、故事等内容叙述给家长听。

参与家长聊天,意见不一时鼓励家人一起辩论。……

在这些过程中,指导鼓励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尽可能的说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持之以恒,定然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孩子写作文,家长管什么

家长反映,如果完全由着孩子去写,感觉就是记录流水涨,看着就生气。如果要求孩子天天写,他不感兴趣,所以只有家长代劳了。我想这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是神童是天才是小作家。于是我们就管得太多,拉着孩子跑,拽着孩子跑……

那么管什么呢?

管读书了没有?背诵了没有?这属于管积累。厚积方能薄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脑中空空,我们要求他天天写,写什么呢?

管观察了没有?会观察了没有?认真观察了没有?这属于管方法。教给孩子用眼睛捕捉生活的点滴细节,用耳朵聆听万事万物的声音,用手触摸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用鼻子嗅出各种气味,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用心灵品味四季更替喜怒哀乐人情冷暖。

管愿不愿意写?管写作文有没有浓厚的兴趣?管别让孩子把作文当老虎。作文不是老师的作业,作文不是家长的逼迫,作文日记是心之所系,情之所表的必然。孩子明明没有写作文的兴趣,你却强求她天天写,这只能使孩子与作文为敌。

辅导孩子写好周记:至于具体应该怎么做,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了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