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8-12
第四回合(第27-31段),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的问答。教授把剑换了个方向挺来,追问“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回教授似乎得“人心”之优势,抬出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一起来“讨教”,企图孤立“我”,让“我”难堪。教授自以为中国物质文明不如外国,此题目可以压倒“我”。“我站了起来”,写出“我”激动不已,忍无可忍,情不自禁。“狠狠地用眼盯着”几次责难使“我”义愤,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狠狠还击。“我”的“狠狠”的眼神细节和“一字一字”吐词,写出了义愤感,受辱时的奋争和理直气壮,颇具气壮山河之势。这时对教授的眉毛细节和坐姿细节的描写,写出了教授的一种内心激动:他对这些问题实在太感兴趣了,希望受到教益。“倏地离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写出教授的满意、真诚、友善。“笑容很灿烂”,写出教授的真面目,并无阴谋和恶意。“我只是想知道”,强调别无用心,揭示提问的目的,释尽疑惑,表现了教授的坦然真诚。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看清。他心迹的坦露,脱帽的举动,使“我”感到教授的友善可亲可敬,这种欲扬先抑手法,使教授的严谨和真诚正直得到充分渲染。“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对“我”的致敬,更主要是对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省的中国人的致敬,因为教授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自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为国争光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部分(第32段),写“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作者有意选择这个素材做全文结尾,写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友好,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意识。“好一会儿”,说明双方还是有一些隔阂的。“不约而同”,写出双方为中国人的地位升高而感到欢悦,进一步点明题目中的“中国人”的范畴。
大胡子教授,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他在课上提出的问题是他严谨的教风的体现。他提出的“两个中国”的问题并非是他在主张“两个中国”。这个敏感的问题在国际上往往经常碰到,教授的提问正是为了测验一般中国人对此问题的敏感度,反过来看,可能正是教授的提问练就了“我”往后工作上对这类问题的敏感。教授提出中国富强问题,可能是他对一国富强的一种兴趣。教授对“我”与台湾学生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致性极其赞赏。教授对中国人民的真诚从他最后的眼神,笑容和脱帽动作中可以看出。教授的脱帽致敬是他的正直为人的表现。当然“我”代表的中国人的自强和自尊,使教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由此而产生敬意。
复习
【思维训练】
1,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什么?题目的隐义是什么?
( 本文的文学体裁是报告文学。
题目的隐义是“向中国人致敬”。 )
2,“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中,“几乎”不能删除的原因是什么?
( ①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难堪”,最后“我”也没有难堪。
②教授的目的也不是要学生难堪,而是治学严谨。 )
3,“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句中的“窃笑”有哪两层意思?
( “窃”写出了学生对教授的惧怕,不敢公开笑。
“笑”写出了同学对“我”的赞赏。 )
4,第二回合是关于国籍的问答。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 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敏感的政治素质。 )
5,“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与“那种冻结的沉寂”,分别照应什么?
(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照应开头“12月”。
“那种冻结的沉寂”照应“当即冷场” 。 )
6,第三回合是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除台湾省外”和教授“搓搓手看着我”,对于塑造“我”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除台湾省外”这句语言描写,突出“我”反应灵敏,思路周密,无隙可击。
教授“搓搓手看着我”,侧面描写“我”很棘手,使教授感到难以应付,手足无措。 )
7,“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 这两次对教授的外貌描写,具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 前一句说明“我”并未真正认识教授的真面目,未理解他的真实意图。 );
后一句说明“我”终于感到教授并无恶意,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被看清,即了解了他的真实意图。 )
8,本文描写“大胡子”教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实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欲扬先抑。 其实他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 )
9,“我”与教授的问答围绕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过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 四个问题:中国人如何工作、”我“的国籍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 过渡巧妙。
写出教授思路极其敏捷。 )
10,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环境描写,渲染了特定场合的气氛。直接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比如写冬景、写人们盯着我们三个人的冷场等。通过人物的反应的侧面描写,如课堂上的笑、冻结的气氛、松动椅子的声音等,写出了剑拔弩张及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善气氛。 )
11.文章主题是什么?
( ①通过教授的提问和中国留法学生“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的爱国精神;
②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能自强的良好愿望,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步上升的国际地位。 )
12,在对话课上,大胡子教授提出问题,如此“刁钻古怪”,后来,他为什么竟会对“我”“脱帽致敬”,前后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
( ①应把问题本身的性质和提问人的动机,区分开来。教授提出“两个中国”问题,并非是主张“两个中国”,提出“台湾问题”,说明他对中国情况的关切。
②一位编辑曾介绍,这位教授“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一重要的伏笔,说明他的提问“刁钻古怪”,并非单是冲我而来,而正是表现了他“闻名于全校”的“教学严谨”。
③教授在对话课上,提出了一些有关国家荣辱、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不能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尊严。
④教授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在提问题中,被我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因此最后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离开讲台,笑容满面,脱帽致敬,这是他的心迹坦露,也是他正直的表现。 )
13,“我”与教授对话完了,教授宣布:“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文章到此可以搁笔,为什么最后还要添写一节,交代“我”与台湾同胞准备去喝咖啡?此节能否省略?
( 本节对话课,“我”与教授构成了一对主要的矛盾体,对话进行了11次,其中有7次,集中讨论了所谓“两个中国”和“台湾问题”。回答教授第四次提问时,特别交代台湾同胞支持我的意见:“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我在回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强调要有海峡两岸的“父辈”来解决。我和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都是教授致敬的对象,中国的统一富强,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我”与台湾同胞,齐心协力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是画龙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所以最后一节,不能省略。 )
以上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初中记叙文阅读,祝学习进步。
标签:记叙文阅读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