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03
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如此,中国是快中国,社会是商品社会,最流行的观念是实用主义和成功学,成人都无力与之抗衡,少女更难幸免。她们在某些方面和父母分道扬镳了,她们更追求自我,有更开放的心态,下定决心不再为传统所累;在另一些方面,他们却和父母越来越像,知道财富的可贵,明白竞争的残酷,拥戴成功学,崇尚物质享受。
橄榄形的社会无疑是最健康的,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现实社会的每个领域细分起来都是金字塔形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成功往往和付出的代价成正比,所以,会有少女成为嫩模,成为辍学的学生,会有“干爹”进入她们的生活,成为她们接近物质生活的捷径。少女的物化和被物化,其实都是被成人世界传染的,而那些尚未被传染的少女,也未必能过得快乐。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会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紧张压抑
中国的城市少年几乎都是在同一种大环境下成长的。他们幼年时以号啕大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到了少年阶段,又选择了沉默和叛逆。他们很少把自己与父母的矛盾告诉别人,更不愿对父母讲述自己的苦闷。他们在人前会违背自己的心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通常都是基于同一个理由——那是父母喜欢的;在人后则会试图展示个性,宣泄情绪。中国父母向来喜欢为孩子安排一切,他们在报纸上看各类青少年问题专家的访谈,却未必知道自己女儿最喜欢的读物是《最小说》。
这一代的少女遇到的问题似乎比少男更多一些。她们的父母都是在兄弟姐妹的关爱和打闹中长大的,她们却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的内心比父母更脆弱、更孤独。父母会倾注最多的心血在她们身上,她们的生活和学习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成年人评论今天的少女,总不乏娇贵、公主、刁蛮这样的词汇,却忘了她们是自己一手塑造出来的。这些词汇似乎也适用于男孩,人们在抱怨“男孩不见了”,多半是因为现在的大多数男孩缺乏阳刚之气,阴柔有余而野性不足。
少年们不会知道他们的生活被观察、被剖析、被置于社会的放大镜下,他们只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但中国少年的青春与西方少年相反,西方少年升入高中后才进入人生的冲刺阶段,中国孩子从小就被告知要赢在起跑线上,他们青春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读”的说法,也不缺“悬梁刺股”式的典故,这证明从古至今,中国的少男少女都很难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但好像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会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紧张压抑,他们每天要上8节课,外加早晚自习,男孩周末补英语,女孩暑假学芭蕾。家长在期待他们未来的成功,却忽视了眼下的他们是否还有朝气。卫生部有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数千万心理疾病患者中,有“1/3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病”。青春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病态而残酷。
标签:社会百态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