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作文 > 戏剧

福建闽剧的历史的见证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05

今天,威廉希尔app 为您整理了闽剧的历史的见证,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福建闽剧的历史的见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

《鸳鸯帕》等.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

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二十世纪20年代

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儿血》里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玉钗》里的霍小玉,《孟姜女》里的孟姜女,《秦香莲》里的秦香莲,《杜十娘》里的杜十娘,《钗头凤》里的唐婉,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万花莲船》、《邱丽玉》、《秋兰送饭》、《蔡松坡》、《救国救民》、《浪子魂》、《箱尸案》等上百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女性悲剧形象.他演唱的闽剧"逗腔"韵味悠长、缠绵悱恻,20-30年代就被百代、联声等几家全国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

二十世纪50-60年代

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荣获创作一等奖和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荣获演员一等奖,还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获得二,三等奖。

80年代以后,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1993年5月23日至6月3日,第三届中国戏剧节暨全国第十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福州举行,闽剧《拜石记》,《御前侍医》两台大戏,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闽剧院一团的陈乃春获"梅花奖"(演员).7月份,又在"闽剧之乡"长乐县,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闽剧艺术节",来自闽东,闽北,闽中等地区的十七个市县的闽剧团,汇集长乐,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也是闽剧的一个空前盛事。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闽剧的历史的见证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标签:戏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