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uqb
2014-04-15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几个学者与一个老头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头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头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创造了许多令人骄傲的世界第一。令人痛心的是,如今车祸也成了世界第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月被吃掉一个近万人的军团,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载有300人的大型客机。如果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一年经济损失高达33亿之多!33亿,可以养活100万个下岗职工;可以使200万个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
简单地作表层分析,违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是影响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危害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我国,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国民的整体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不高,道路通行秩序差。全国每年处理交通违法达2. 6亿人次,也就是说,民警每天处理交通违法行为达70万。而且据统计,99%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人为所至。如果说违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是影响通行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危害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那么,其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0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近2100多万辆,是1986的6倍。全国有机动车驾驶员9100多万人,是1986年的9倍。全国公路客运量02年高达150亿人次、公路货运量高达110亿吨,是1986年的3倍。与此同时,02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为175万公里,仅为1986年的2倍。随着客、货运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道路建设和安全管理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形势发展,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风险机率增加。
2 、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由于历史原因,相当多的公路修建的等级低、质量差,86%的公路为3级以下公路和等外公路,一些公路线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而且缺少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因道路维修、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引发的交通堵塞时有发生。
3、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0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其中汽车 2100万辆,仅占27%,大部分为摩托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安全性低的车辆。人车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方式直接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
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光明总也甩不掉阴影,没有阴影也显示不出光明的辉煌。事物的另一面向世人昭示: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在中华民族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奔跑的隆隆列车上,承载的不仅应该只有轿车、电脑、豪宅、股票,还应该有道德、良知、责任感和全民的综合素质。车祸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难以杜绝车祸的发生。但是,在一个责任与良知发育健康、法制环境健全的国家,完全可以把车祸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作为公安交警部门,面临如此严峻形势,我们一直在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为道路畅通、预防事故作不懈努力。就拿我们毕节地区来说,2004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项指数与2003年相比均全部下降,分别下降了20%、4. 2%、14%。毕节地区还在2004年首次实现了1999年以来三项指数全部下降的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深深意识到,道路安全畅通光靠部门单一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预防事故的长效机制就是全民关注交通安全、全民学法、知法、守法!
记得有一首叫做《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的歌,一场车祸夺去了一个无辜少女的生命,在歌的结尾,歌手对这个少女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但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然而,我们没有生活在天堂,我们的出行离不开车来车往,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面临着随时来临的灾祸,这就要我们增强面对车祸的自我保护能力,时时做到守法的参与交通,这既是做一个文明公民的要求,更是对生命的呵护。在滚滚车轮托起的生命天平上,无论草民还是权贵;无论是一贫如洗的乞丐,还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们的分量是相等的。死神既不会因为你贵为天子绕道而行,也不会在乎你无权无势不去理睬。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只有认真的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心中常亮交通安全的红绿灯,才能让平安与我们相伴,幸福同我们相随。安全作文1900字: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标签:安全作文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