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iuxw
2011-04-26
钱穆先生在苏州中学任教时,在苏州中学校刊上写过好几篇文章还有诗。其中有的文章在他晚年已编入《中国思想学术史论丛》,但未能全部收齐。在先生去世后,联经出版社出版全集时又补收了一些。而其游天池山的几首诗,也在这时编入全集之《素书楼馀渖》中。
现在编在《论丛》(八)中的一篇《述清初诸儒之学》,写于民国十七年,刊于同年三月《苏中校刊》第二期,是编全集时补收编人的。这文在原校刊目录上,题目是“述清初诸儒之学风”,而在正文前的题目,则少一字,为“述清初诸儒之学”。这二题目,当有一误。
“学”是学问,“学风”则似是指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为学行事之道或者说是一种风气。钱先生此文,其开头是“言神州学风者,莫尚于清初。上承宋明理学之绪,下启乾嘉朴学之端。”则已可见文章讲的是清初诸儒之学风,而不是清初诸儒之学。原校刊目录上的题目是对的,正文前的则漏了一字,不可从。
原文第一段,在上引二句以后,是“有理学家之躬行实践,而无其空疏;有朴学家之博闻广览,而无其琐碎。宋明诸儒,专重为人之道,而乾嘉诸儒则只讲读书之法。道德、经济、学问,兼而有之,惟清初诸儒而已。言其环境,正值国家颠覆,中原陆沉,创巨痛深,莫可告语。故一时魁杰,其心思气力,莫不一注于学问,以为守先待后之想。而其行己持躬,刻苦卓励、坚贞不拔之概,尤足为百世所仰慕。要而言之,则厉实行、济实用之二语,盖足以尽之也。”这一段,全是讲的清初诸儒之学风,而且对之作了极高的评价。
第一段是总起,以下的分论是以人物为纲,生活、性情、为学、治生为纬来展开的。人物是“其在北方者,有夏峰,有二曲,有习斋,南疆则黎洲、船山、桴亭,而亭林则以南人居北,皆为风气宗主。”对他们的生活,钱先生总结为“北方三贤皆绝艰毂。二曲、习斋,崛起寒微,荼毒尤甚。南方诸君子则皆身预兴复,心长力绌,退而穷居。首阳之饿,钓台之哭,则南北同之。苦节贞操,尤以亭林、二曲为显。……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二曲与亭林,皆孟子所谓大丈夫者也。若黎洲爵(有白字傍)而不滓,船山声光闇然,亦皆贞元之运之所托矣。”(本节中间有对亭林、二曲苦节贞操之具体描述,未详引)
“至言其性情,则此六七君子者,皆至诚恻怛、忠孝节义之人也。”
“言其为学。二曲幼孤,就塾不能具脯,师不纳。母曰:‘无师遂可以不学耶?古人皆汝师。’二曲感奋,家贫无书,从人借观,悉读经史二氏百家之书。亭林足迹遍天下,每行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呼老兵退卒询问曲折,即坊肆中发书对勘。或经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即鞍上默诵诸君注疏。偶有遗忘,则坊肆中发书熟复。其力学如此。知今世以贫无师、忙无时为不学诿者,皆‘舍曰不欲而为之辞’者也。凡此六七君子,居乱世不废其业,岂偶然哉!”本节全录,未有删节。举了二曲、亭林为例,其六七君子,也都是一样的,不偶然的。钱先生插入“知今世以贫无师、忙无时为不学诿者”句,盖亦有感而发者也。
还有一项“言其治生”,“夏峰、习斋,皆能躬耕。亭林垦荒塞上,具有成效。皆费口舌游食,异于他士。”他们还都能强毅尚武,习兵戎之事。“涉兵革、讲自卫,固不徒在意气操尚之间也。”
“此六七君子者,其生平大节。略具如是。”另外同时有朱舜水、唐大陶,万季野兄弟,都是“笃学博闻,能措之世用,与空谈心性及溺意训诂考据者异其趋。盖犹诸贤之精神也。”这一段已是全文总结,说完了这六七君子的生平大节,又补上他们对同时人和后人的影响。最后还有一段如下。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又曰‘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世乱无极,横流在眼,每读史至此六七君子者,而使人低回向往于不能已。夫亦时运之适逢者耶!因综其要略著于篇,以期夫有志者共勉也。至于学术之大且要,皆有成书,此不具。”这一段是写此文之原因用意,钱先生自己为清初诸儒所感动,低回向往于不能已,所以写以成文,以期夫有志者共勉。当时是发表在学校内的校刊上,他所期望的有志者、共勉者,应当就是学校内的同事和学生了。现在这文收入全集,读者面将更广,共勉的人也将更多了。
钱先生期夫有志者共勉,当然首先是以之自勉。写这文章时,民国十七年,先生是三十多岁,已从乡村小学教师力学而受聘在苏州中学执教。又数年后就又到北平燕京大学任教。今天读此文,也不禁低回向往不能已,也当以此自勉了。
标签:历史故事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