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练习19
营养与痛风
痛风是一种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为重要特征。尿酸是人体嘌呤及核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尿酸来源有内源性尿酸,主要是谷氨酸在肝内合成,也有体内核蛋白分解;外源性尿酸主要是摄入含嘌呤高的食物所致。
痛风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结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实质损害、尿路结石及高尿酸血症等。
(一)病因病理
嘌呤分解代谢与尿酸的生成及排泄
(1)尿酸生成:尿酸的生成主要来自细胞的分解代谢。核酸为细胞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DNA与RNA。考|试/大食物中的嘌呤成分也是尿酸的来源之一。
(2)尿酸生成增多的原因:①尿酸生成过程中酶的异常,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高。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中,有20%~25%患者是由尿酸生成增多所致;②细胞分解代谢增加,主要见于继发性痛风,尤其是血液病;③摄入高嘌呤饮食,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外界因素之一。
(3)尿酸排泄: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健康成人每天体内分解代谢产生尿酸量为600~700mg,而痛风患者每天尿酸生成量可高达2000~3000mg。尿酸生成不增加而肾排泄障碍时,同样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420μmol/L(7mg/dl)时,已达超饱和状态,极易在组织器官中沉积,尤其是在关节及其周围皮下组织、耳廓等部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和痛风结节肿。尿酸沉积于肾则可引发尿酸性肾结石和肾间质炎症即尿酸性肾病。
(二)营养治疗原则 痛风症急性发作时,要尽快终止其发作症状,考|试/大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原则以积极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的来源为要。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痛风症急性发作,阻止病情加重和发展,逐步改善体内嘌呤代谢,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减少其沉积,防止并发症。配餐原则为“三低一高”,即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低能量摄入、低脂低盐饮食、高摄水量,以保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为宜。
(三)营养治疗方案 1.急性痛风症营养治疗
(1)限制嘌呤:正常嘌呤摄取量为600~1000mg/d。患者应长期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摄入。急性期应选用低嘌呤饮食,每天摄入的嘌呤量应限制在150mg/d之内。故需选含嘌呤低的食物。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鳝鱼、小虾、扁豆、黄豆、浓肉汤及菌藻类等。
(2)限制能量:因痛风症患者多伴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故应降低体重、限制能量,体重最好能低于理想体重的15%。日供能量可根据病情而定,通常1500~1800kcal。不过,切忌减重过快,应循序渐进。
(3)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标准体重者蛋白质可按0.8~1.0g供给,全天在40~65g,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因牛奶、鸡蛋无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可在蛋白质供给量允许范围内选用。尽量不选肉、禽、鱼等类。若一定要选,可选少量瘦肉、禽肉等,且应弃汤后食用。每天肉类应限制在100g以内。脂肪可减少尿酸正常排泄,考|试/大故应限制,日供量应控制在50g/d左右。
(4)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多供给蔬菜、水果等成碱性食物,如蔬菜1000g/d,水果4~5个。因体内偏碱性时,尿酸盐溶解度增高,有利于尿酸排出。再则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亦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
痛风症易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疾病,故应限制纳盐摄入,通常每天以2~5g为宜。
(5)大量供给水分:多喝水及多食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物,液体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 /d,以保证尿量,促进尿酸的排出。
(6)禁食刺激性食物:如禁食浓烈香料、调味品,慎食咖啡、茶叶和可可等。
2.慢性痛风症营养治疗
给予平衡饮食,可适当放宽嘌呤摄入的限制。但仍禁食嘌呤含量较多的食物;限量选用嘌呤含量在75mg/100g以内的食物。自由选食嘌呤含量少的食物(见表18-10)。坚持减肥,维持理想体重;瘦肉煮沸去汤后食,可与鸡蛋、牛奶交换选用。限制脂肪摄入,防止过度饥饿。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少用食盐和酱油等。
3.药物治疗
(1)秋水仙碱:对急性发作有特效。
(2)吲哚美辛(消炎痛):对80%~90%患者有效。
(3) )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醇。
(4) 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主要有丙磺舒、苯溴酮、苯磺唑酮。
(5) 布洛芬类:包括布洛芬、酮基布洛芬、芬必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