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级公共营养师知识点:维生素B12的概述

2014-11-04 15:58:53 字体放大:  

2014年三级公共营养师知识点:维生素B12的概述

简单介绍

维生素B12又称氰钴胺素是一组含钴的类咕啉化合物,它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由于内因子(IF)缺乏以致障碍而引起恶性贫血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为红色结晶,可溶于水,在PH4.5-PH5.0的弱酸条件下最稳定,在强酸或碱性溶液中则分解,遇热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快速高温消毒损失较小。遇强光或紫外线易被破坏。

发现过程

虽然维生素B12是1948年发现的,但是历史上对恶性贫血是很早就有记载的。1926年Minot和Marphy曾提出用口服生的肝脏以治疗恶性贫血而获奖。大约在1929年Castle认为促进红细胞生成的因子有两种,一种在胃内(内因子),另一种在食物(外因子)。后来从肝中分离的这种因子就是维生素B12。1964年Hodgkin和她的同事用X射线方法解决了维生素B12的结构因此获奖。我国名医华佗就用肝脏治疗贫血,并且提出了“肝可补血”的论断,比欧美科学家的发现造1700多年。

食物来源

膳食中的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动物内脏、瘦肉、鱼、蛋、乳品、紫菜等。

代谢吸收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B12被释放,并与胃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IF)结合,进入肠道后由于回肠具有维生素B12IF受体而在回肠部被吸收。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很少,约2-3mg,主要贮存于肝脏。每日丢失量大约为贮存量的0.1%,主要由尿排出,部分从胆汁排出,维生素B12的肝肠循环对其重复利用和体内稳定十分重要,由肝脏通过胆汁排入小肠的维生素B12,正常情况下约有一半可被重吸收,因此,即使膳食不含维生素B12,体内的贮存亦可满足大约6年的需要而不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症状。

生理功能

1.作为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如缺乏会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作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构酶的辅酶参与甲基丙二酸-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

需要人群

1.老人、素食且不吃蛋和奶制品的人必须补充维生素B12。

2.如果您经常应酬而大量喝酒,那么补充维生素B12是非常重要的。

3.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补充维生素B12非常有益。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应补充。

生理需要

我国尚缺乏维生素B12的研究数据,主要根据美国的调查资料,提出维生素B12的适宜摄入量:成人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是2.4μg。妊娠期间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是为2.6μg;哺乳期的女性则需要2.8μg。

过量表现

据报道每日口服达100μg维生素B12未见明显反应。可观察到最低毒副反应水平尚未确定。

缺乏症

1.巨幼红细胞贫血。

2.神经系统损害,出现神经抑郁、记忆力下降、四肢振颤等症状。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摄取提示

叶酸,钙质一起摄取可使维生素B12产生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