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浅谈心理咨询十大误区分析一

2012-11-08 13:55:35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年浅谈心理咨询十大误区分析一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心理咨询在中国已经有二三十年历史,许多人依然不了解,甚至还有不少误解。我在这里讨论心理咨询“不是什么”,从而帮助人们认识它是什么。

简单地提建议

一般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困扰,不知道该怎么办,因而才寻求心理咨询。但是,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告诉对方该怎么办。

我在咨询经验中发现,父母最普遍的问题是,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立刻就提供建议,告诉孩子该怎么办。这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接受了太多的建议,难以长出自己的主见,在生活中四处向别人讨主意。父母感到纳闷:孩子怎么就长不大呢?

心理咨询要慎提建议。轻易提建议,会掩盖问题,使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得不到真正的探索,使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果咨询师太多提建议,不能帮助来访者建立自信,反而会养成依赖。初出茅庐的咨询师会急于把“真相”或“真理”告诉对方,会提太多建议。成熟的咨询师则会跟来访者建立关系,跟他一起探索,并且有意识地让来访者自己去发现真相。

替来访者解决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父母对孩子包办代替。家长把所有的家务都做了,本来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也全部包办代替,只把学习留给孩子,让孩子只做作业。这造成的普遍结果是,孩子成绩好,却没有生活能力。

最近,一篇报道引起许多中国人的注意: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平均收入比不做家务的孩子要高出20%,而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却低很多。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他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是一场合作,不是咨询师单干就可以完成。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需要自身做出努力,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生是一个过程,问题是在一个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来访者跟咨询师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

让来访者依赖

按照发展心理学,人出生之后,需要跟父母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才能存活和成长。但是,父母教养孩子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就是慢慢让孩子摆脱对自己的依赖,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不仅在身体上独立行走,在心理、情感、智能、道德、社会适应、精神等方面都具备独立的人格。但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对世界有各种担心,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结果,孩子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同时,又对父母表现出各种反叛的情绪和行为。

一个人前来寻求心理咨询,他的内心可能或多或少有依赖,咨询师需要去处理这种依赖倾向,全力促成他成长。可惜的是,在现在的心理治疗中,单一诊断与用药的治疗模式,很容易在来访者身上养成依赖,甚至可能导致当事人终身吃药,也就是终身依赖。

心理咨询不是培养来访者的依赖,而是支持他变得更加独立。心理咨询与商业活动不同。商业的目标是试图用商品的质量培养永远的消费者,而心理咨询的目标,却是要用专业的服务把来访者变成不再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当来访者觉得心理咨询对他不再必要,心理咨询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咨询关系结束,咨询师与当事人各自保留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温暖感觉。

把经验强加给对方

有些父母总是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经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经验严重缺乏。当他们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环境,进入更大的生活环境,问题就开始出现:遇到新情况,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内心感到恐慌,严重者会发展出心理症状,在里面躲避起来。

心理咨询重视经验,但任何人的经验都不是标准,不代表真理。咨询师可以跟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经验分享,可以跟当事人建立更亲切、自然的关系,他的经验也可能对当事人具有参考价值,但是,他必须避免把个人经验强加给当事人。心理咨询强调对来访者的尊重,包括对每一位来访者自身经验独特性的尊重。来访者有权选择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解决问题,咨询师所能做的是跟他一起分析他的选择,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

有时候,咨询师会面临一种挑战,来访者会反复问咨询师:“根据你的经验,你会怎么做?”咨询师需要谨慎回应,因为这话里反映出来访者的一种依赖倾向。他之所以这样问,可能是害怕承担自己做出选择的后果。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意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勇于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讲一通道理

这个世界上充斥各样的“道理”,道理也变得越来越不管用了。许多苦口婆心的父母抱怨孩子把他们的话当作耳边风。他们带孩子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是因为他们以为我们更能讲道理,岂不知,心理咨询就是要把人从“道理”中解救出来。某种程度上,“道理”越多,对人的伤害越大。

心理咨询需要培养一个基本态度:少讲道理。太爱讲道理,往往出自咨询师内心好为人师的冲动,有觉察的咨询师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被这种冲动所牵制。而且,咨询师不一定比来访者懂得更多的道理,特别涉及对方为之长期挣扎的问题。

只是讲道理给对方听,叫说教;如果把道理变成提问,就是启发。因此,与其讲一大堆道理,不如提出问题,引导当事人看到问题背后的资源,树立积极的态度,主动做出改变。一个人内心积累了许多悲苦的东西,他来寻求一双耳朵,而不是一张嘴巴。当他讲述出来,他受伤的情绪就在经历自然的医治,他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的理解就在不断更新。因此,好的咨询师多用耳朵,少用嘴巴。心理咨询的真功夫不在于说,而在于听,“听一大堆,说一点点”。

判断是非

心理咨询不是判断是非,并不意味着咨询师没有原则,没有是非观,装糊涂,耍滑头。而是说,不要太关注正确与错误,而要注重关系;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判断是非,而要去促进沟通。

心理咨询不是道德审判,而是心灵接待。许多来访者内心本来就有一个森严的道德法庭——这往往源自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的管束与责备,他们的内在自我被塑造成一个严苛的法官,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严厉的评判或苛责,以至于内疚感很强,自我反省过度,对他人的看法十分敏感。

如果咨询师偏重判断是非,会强化他们的内疚感,让他们觉得更加受到指责,以至于在太大的压力之下产生逃避、防御甚至抵抗的反应,这并不利于帮助当事人看到自己的问题和做出改变。因此,好的咨询师会更多接纳和理解当事人,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被接纳,被理解,才会有真正的自我反省,才会主动去做出改变。

心理问题总表现为关系的问题,如一个人跟自己的关系不好,不断自我折磨;一个人跟另一个人关系不好,不断彼此折磨。折磨的方式总是一方指责另一方,双方执著于谁是谁非,争论不休。有一对夫妻出现关系问题,他们想让我做一个谁对谁错的判断。如果关系损害了,争出个是非曲直来还有什么意义吗?因此,我要做的事全力促进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带他们走出谁对谁错的恶性循环。

<--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