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考试频道小编为大家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走出自卑的泥潭”,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请看正文:
来访者档案:
晓玉,女,20岁,大二学生,父母均为农民,家境贫困
来访者自述:一直以来,由于家庭贫困,我常担心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太好,没什么优点,不讨别人喜欢。总不相信别人,不愿理会别人,对人冷漠、缺乏热情。总之,我感到大学生活非常灰暗,没有任何快乐,多次想退学。几天来,连续几天晚上做相同的噩梦,梦见父亲去世了,我从梦中哭醒,连续几天都很伤心,情绪很低落,无法学习。
[心理专家分析]
这是典型的自我意识混乱案例。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意识,它包含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等几个方面。当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评价,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时,则会出现自我意识混乱。
青年期是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学习如何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发展任务,直接关系到青年能否建立健全人格。
咨询过程
从晓玉的自述中,咨询教师分析她是由于家庭贫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自己觉得很无助,因而产生自卑心理;由自卑心理又引发出许多不合理的观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更加孤独,陷入了一个自卑、孤独、抑郁的沼泽中而不能自拔。
“梦见自己还健在的亲人去世,这的确让人伤感,我能体会你这种深切的痛楚。”咨询教师首先表达了同感与理解,以获取她的信任与支持。
接着,咨询教师没有刻意去解释她的梦境,而是采取了质疑式的提问对晓玉进行疏导: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同学、老师都瞧不起你呢?”
“你认为他们怎样做才是瞧得起你呢?”“你是否采用了那些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呢?”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非得要获得所有人的喜欢吗?”
……
这些问题触动了晓玉,她沉思了,无法作答。
这正是心理咨询教师所期望的:对她原本的观念形成冲突,从而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逐渐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动摇;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她的思维方向,使其重新认识自我,通过激励促其健康成长,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