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预计于2011年5月21日举行。威廉希尔app 小编特搜集整理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学适应不良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举手发言,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每天上课几乎都要遇到,可小邱同学却为此非常苦恼。
小邱,女,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上课害怕发言,很少举手。如果老师主动请她回答问题,她会满脸通红,手足无措,即使肯定会的问题也无法回答。现在经常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错误率高,学习成绩由以前的“良”(八十分以上)下降到只能“合格”(六七十分)了。下课后也不敢和老师同学交往,总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课外老师找她谈话时,头也是低着,不敢朝人看,两手不安动来动去。
看来小邱有着明显的“学适应不良”,在听课、作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现象,都需要积极的引导与改善。一般来说,这几个方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可能是一个方面的不适应导致了其他方面的不适应,对于水邱而言,到底是因为听课影响了作业、人际,还是人际影响了听课、作业呢?到底哪里是进行辅导的“突破口”呢?根据“系统生态论”,“心理与行为总是环境的函数”,所以要想找到问题症结就必须将小邱的行为放到她所生活的背景中去看。 转载自:考试大 - [Examda.Com]
原因分析
1.转学事件
原来因为小邱家搬迁,一年前,小邱才转来现在的学校的。在原来的学校,小邱是个很快乐的孩子,学习成绩优良,和老师、同学都相处融洽。小邱是根本不想转学的,不仅仅因为要换新环境,还因为害怕新学校,因为转校时,父母、亲友都曾告诉她,说新学校比老学校好,那里的老师教得好,同学也学得好,一定要努力,否则就会落后呢!刚到新学校,小邱对一切都很不习惯:上课、作业等老师都有不同的要求,下课了别的同学都彼此熟悉,一起说话、一起玩,小邱却只能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她多么想回到原来的学校啊,可怎么可能呢?
2.课堂事件
小邱在原来的学校,是个积极主动的孩子,虽然在新学校有些不适应,但课堂上,小邱还是希望积毛及表现的。一次语文课上,小邱勇敢地举手发了言。可是回答错了,招来了同学的二阵哄笑,还遭到老师的批评和责问,老师说她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说她没脑子,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小邱当场脸涨得通红,自己也不知道后面的课是怎么上完的。从这以后,上语文课小邱再也不敢发言了,后来发展到不管什么课上只要一听到老师提问就紧张、脸红,不敢抬头看老师。
如果说“转学”给小邱带来了“适应”的挑战,那么三年级上半学期的这次课堂经历,则直接影响了小邱的转学“适应”,甚至造成了学习适应困难。概括以上分析,将小邱的学习适应不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转学带来了客观上的适应问题: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规则等等,对于一个9、10岁的孩子而言,从一个熟悉的、评价良好的环境中突然到一个陌生的、未知的环境中,其潜在的压力是很大的;
2.父母、亲友的话带来了消极的心理暗示:父母、亲友可能认为那些话是在激励孩子,让孩子要不断努力,但在小邱听来,好像就在说:你在原来学校的成绩如果放在现在的学校,是不行的。否定老的学校,不也在否定小邱原有的良好评价吗?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依赖于外在的评价,外在评价高则信心高,反之则信心低。父母和亲友的一番话,其实无形之中带来了消极暗示:在新的学校里,我可能就不行了。
3.课堂的挫折经历“打击”了小邱的适应努力:原本想积极表现的小邱,却遭至根本没有想到的失败结果。根据行为理论而言,行为都是“趋利避害”的,一个行为得以延续或巩固就在于其行为发生后所得到的效果(反馈)。如果得到的是正效果(好的、积极的),那么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大,而如果得到了负效果(不好的、消极的),那么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就减少了。而小邱恰恰得到了一个负效果,一个强度很大的负效果,这自然影响了日后小邱的课堂行为。
4.未及时干预使小邱的不适应“泛化”:那次挫折经历后,如果父母、老师能及时地关心一下小邱,那么就很可能淡化“挫折感”,但没有谁去安抚小邱。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语文课、语文老师、当时嘲笑小邱的同学,都成为小邱认同的新学校的“代表”,以致逐渐地将“排斥”扩大到所有课堂、所有老师和同学身上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泛化”。一个孩子成天上课担惊受怕,还怎么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呢?自然也就影响了作业;一个孩子遭受了“打击”,却没人关心,还怎么能信任周围的人、乐于交往呢?何况他人也少有伸出“交往”之手,自然也就人际关系不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