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没有贯通的信息链,再华丽也仅仅是摆设
博科资讯资深物流信息化专家王颐中先生在某冷链会议上形象讲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对于新鲜食品可遇而不可求的现状:“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这代人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那时候我们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新鲜蔬菜从早上采摘到中午端上饭桌期间只需要三个小时,天然绿色食品得来容易。而现在,上海的蔬菜供给主要来自山东寿光,菜农从头天下午采下蔬菜,晚上装车,乐观估计(不算路上大堵车的情况)八个小时运到上海各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再由小商贩将各种蔬菜运到各个社区菜场,贪便宜的主妇们在第二天的傍晚去社区菜场采购蔬菜,这样算下来,广大工薪阶层餐桌上吃到的所谓新鲜蔬菜都是经历了24小时长途跋涉。
目前,冷链物流市场上,主要包括荣庆物流、华日飞天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冷藏车的生产企业,冷冻产品生产商等构成一条链,若要保证货品的全程的保险保证整条冷链的畅通,需要各方通力配合。然而,供应链上信息流的畅通则要借助信息化,然而,相互脱节的信息化等于是一断从中间被截断的水管,无法从始端贯穿到终端。类比木桶效应,链上某段信息化水平再高,对于提供整体供应链信息畅通水平也是于事无补的。
针对这一情况,王颐中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供应链上信息畅通,需要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信息平台,一条没有贯通的信息链,再华丽也仅仅是个摆设。
一名与会企业专家说:我们理想中的供应链是一条晶莹如水晶,能够清楚的看出物流、信息流、商流的透明链条,但是要做到信息的完全透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咨询公司埃森哲在他出具的一份报告中称“对于每个行业的标杆企业来说,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一般来说都大大超出同行业其它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