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备考重难点: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
概念
定性研究就是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的现实,探索社会关系。如根据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日志,发现其自我增能的过程
特点
(1)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要尽量使自身被研究对象视为自己人,并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积极进行反思和调适
(2)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定性研究不一定事先设定研究假设,其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象的提炼和归纳,才有可能达到理论层面
(3)研究策略
定性研究的研究设计灵活变化,可以根据当时情况和研究者的过程感悟,修改、完善和深化研究细节,以获取客观、全面和深入的资料
(4)资料特性
定性研究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如把握某失业者在失业初期的心路历程
(5)结果范围
定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发现问题的新视角,如发现个案工作的潜在服务对象的偏差行为与其儿时经历的关系
适用范围
定性研究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境,同时需要低度的观念概化和学术建构,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如社会工作者拟将某个家庭作为工作对象,从而分别针对其家庭成员、邻居、社区机构等有关主体进行访问、观察等,从而收集系统的资料,为服务介入做好准备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
区别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不少区别,适用范围有所差异,也各有优点与不足
联系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依托不同逻辑和视角对事实进行个别把握,都旨在发现事实和实现研究目标这两种范式的科学运用,都可以推进理论的进步
(2)由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两者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使研究者对事实的把握更加客观、全面和深入。根据研究问题、资源条件和自身特长等因素采用合适的研究范式,正是社会工作研究者应有的实践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