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级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备考重难点:反实证主义

2014-12-03 17:56:22 字体放大:  

2015中级社会工作者法规与政策备考重难点:反实证主义

2.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基本观点

反对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从个人的主观动机或体验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根源说明人的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思潮

特征

(1)强调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要说明社会中个别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2)认为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

(3)认为社会研究方法应该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找出其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反对把社会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

(4)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

(5)认为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认为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和相对的,社会科学研究或解释性理解,其本质上都包含价值倾向性

(6)注重社会现象的发生、变化过程和人的意识过程,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以及与“生活世界”间的意识活动以及现实社会环境中意义的产生过程

反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区别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人文主义倾向。它强调事物的不可重复性,较符合社会工作强调的“当时当地”的意境;着重分析社会整体的因素,与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和整体性视角相响应;注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也符合社会工作中工作双方的伙伴关系。但是,社会现象在某种具体场境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中,有些现象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因此,反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视角相对,两者本质上都是从事物的某个视角理解整体

3.建构主义方法论

特征

(1)否认存在是客观的事实,认为人们观察到的东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会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实”

(2)建构不是任意建构,而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并要受到历史、地域、情境、个人经验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3)社会问题要经历一个建构过程,某种现象从浮现到被视为问题是复杂的建构过程;它取决于人们对何谓正常的界定,而且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建构

(4)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研究结果是通过互为主体的互动而达到一种生成性理解,是不同主体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知识是在“这里”即人们头脑之中而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在具体场境中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是相对的和有历史性的。因此,研究者和资料收集都难于做到价值中立

建构主义对社会工作有重要影响

(1)建构主义方法论强调事实是人们建构的并受环境影响,这与社会工作强调当时当地和个别化的内涵完全呼应

(2)建构主义方法论强调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自我理解,从而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注重服务对象的解读视角,采用同理方法,理解服务对象及其场境

(3)建构主义方法论强调研究结果是主体互动而达到生成性理解,而社会工作正是强调服务双方秉持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参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社会工作的叙事治疗、优势模式等都深受建构主义的影响。它不再拘泥于具体问题,而试图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意义、故事和能动性,并以此帮助其改变境遇 。

相关推荐:

中级社工法规与政策备考重难点:军队离退休干部

中级社工法规与政策备考重难点:社会团体分支机构

<--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