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重点四

2014-09-01 09:35:47 字体放大:  

1、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观战点。包括抽象化的理论和作为模式的实践理论。

2、社会工作理论可以帮助专业建立权威地位,取得在社会中的合法性。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理论。

3、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根据内容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把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实证主义(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理论。

4、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20世纪20—60年代成为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主要观点:第一,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构成,潜意识是非理性的。第二,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自我的强化上。第三,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将其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

5、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要倾听和感受受助人的想法要给予支持接纳和理解。

6、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分三个部分: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治疗性对话(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7、认知行为理论是折衷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来源: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学派。主要观点:

*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

*根据埃里斯“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行为;

*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