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某出版社是一家地方高校出版社。现有在职员工330余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70%,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1/3.有市场营销中心、出版部、储运部、社办公室、总编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版权管理部、投资合作部、信息中心、美编室、质检与终审室、校对科等十几个部门,其中编辑部门设有经济管理、法律、文史哲、典籍与文化等四个事业部。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该出版社从2000年便开始改革,在原事业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基本工资和对应津贴的调整,建立起了绩效薪酬体系,该体系曾对提高出版社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出版社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该体系的运行,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产生。
(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由于该出版社在绩效薪酬体系设计时,对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过于关注,没有与出版社的发展战略和作为文化产业的行业特性相联系,造成短期逐利行为,使得出版社的应急效益和社会效益矛盾激化。
(二)过于注重身份的差别待遇
出版社员工身份大体分两类,即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职工,薪酬多数不统一,有些差距较大,一方面打击了年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引进。
(三)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合理
1、关键指标设置过多且个别指标过高
如编辑绩效考核指标设置非常复杂,既有书稿性质、字数、版式方面的,又有质量、速度、效率方面的,还有编辑工作服务、协调、执行等方面的。在设置过多考核指标的同时,还有些指标设置过高。如对编辑创利指标设置过高,直接导致编辑工作的价值取向向商品价值倾斜,带来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过分注重销售数量而忽视品牌建设,注重短期收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等问题。
2、指标量化程度不适宜
如为了争夺作者资源,将编辑对作者的服务质量也进行量化和考核,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编辑对作者的服务质量,但更容易导致编辑降低对作者作品质量的要求。相反,一些重要指标的量化程度却不够,如编辑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的图书品牌、作者资源等没有被纳入考核体系,会使编辑只注重短效产品的开发,不利于出版社的长远发展。
(四)考核与激励机制脱节
目前管理部门考核缺乏或流于形式,考核结果基本没有得到应用,而编辑、出版、发行人员的产值考核结果仅仅与其季度奖金有关,属于短期激励和约束。由于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或者只应用在短期奖金上,没有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岗位调整、培训、职业发展等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联系起来,因此目前的考核牵引作用不大,没有将绩效提升压力有效传导到各类员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