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2011-01-07 16:35:41 字体放大: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进程,1992年国家语委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贯彻这个方针,就是要把全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方面。当然,在普及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步出现提高的趋势,否则普及的工作不可能巩固,普及的水准也达不到满足现代社会交往的需要。普及只有在提高的指导下才能事半功倍,并激发起学习者的热情和信心。也就是说,要尽快使广大群众普遍能听、会说普通话,能够基本上满足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同时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须有一批会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带动和指导群众学习普通话的骨干。

大家知道,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是在推行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和多年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经验,国家语委从1986年开始正式提出讨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问题,并在80年代末组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和测试实验的基础上,拟订了三级六等的等级标准,并规定了跟等级标准相适应的量化评分办法。

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依据全国统一的标准,对相关人员使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定。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包括三个附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等级证书》(样本)。这个文件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按照国家语委组织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统一测试内容和要求。三部分的文件还明确规定,从1995年起,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岗位的人员,要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