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教师资格物理真题答案

2013-11-11 15:04:06 字体放大: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 个小题,共40 分)

13.【参考解析】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5 分)

(2)教学设计如下:(35 分)

①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的沸点。

能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

学会画出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知道图像是描绘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b.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科学探究情境,把科学探究的七要素自然的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液体沸腾的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并不神秘,人们经常使用科学方法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

②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分组实验探究──总结,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

③教学过程

a.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沸腾是流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茶,对司空见惯的水的沸腾,大家是否注意到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升高吗?

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向同学们提问:水沸腾时为什么有大量白气?继续加热,水温究竟是否变化?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进行观察研究呢?

(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b.分组实验探究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学生们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为了保证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同学们采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适量的水,用温度计测水温,沸腾时观察研究现象。当水温接近90 C°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

温度/℃

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各小组成员要分工具体、责任到人。装水、加热、测量温度、观察现象、记录、交流发言等要明确。分工完毕的小组,组长到黑板上写出组号,再开始实验。实验时间为20 分钟。完成实验的小组里负责交流发言的同学,在本组号后面简要写出观察现象。实验中要注意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幻灯片投影)。

(明确分工,使人人参与,有条不紊,既保证实验探究顺利进行,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分组实验:全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检查落实每个组的分工情况,指导实验,并进行巡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汇报交流:时间到时绝大多数实验组已经结束,建议没有完成的组也听一听完成实验的同学的交流汇报,再继续完成实验。各组代表交流发言,展示绘制的图。根据交流汇报,总结大家在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特征(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都保持不变。),并介绍沸点的概念,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向同学们用幻灯片给播放几种液体的沸点表。请同学们注意沸点表所注的条件:在101 kPa 下。

c.总结

对今天实验做的好且解释的号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让大家向这组同学学习。课后找机会尝试,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要勇敢;二要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勇敢精神,同时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在临下课时,请同学们整理器材。课后完成“想想做做”──纸锅烧水,并交流其中的道理。

(培养学生实验后整理器材的良好实验习惯以及整理实验报告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相关推荐:

2013年初中教师资格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真题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