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以先得从教材下手。以下是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讲解:知识的学习”。考生在复习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以基础为根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全面复习,有所侧重。 |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 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一)遗忘及其进程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称为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
(二)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2.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3.动机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二、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5.合理进行复习
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学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