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已有省份陆续开展中,为了使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特收集整理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辅导资料供考生学习和参考。在此,小编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
第十一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
1、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2、群体的种类: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全体是指以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功能的群体。
3、大学生班集体除以上特征,还有以下特点:1、强制性2、同一性3、独立性4、开放性
4、群体心理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制约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一起工作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二、从众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6、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一、团结友爱、平等互助二、理想色彩浓厚三、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7、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一、时空接近性二、台对相似性三、需要与个性的互补四、个性品质
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
1、 认知上的偏差A、晕轮效应B、刻板印象: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
C、角色固着: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