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说课稿:地球上的红飘带

2013-11-18 15:46:15 字体放大: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是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说课稿信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地球上的红飘带》 说课

一,说教材

《地球上的红飘带》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打破敌人的"围剿" ,北上抗日,历经了艰难险阻,从而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些英雄事迹,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并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最终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

二,说学情

考虑到现在学生生活的条件都非常得优越,对于长征内容了解得非常少,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因此要让长征精神能扎根在学生内心,光靠照本宣读是起不了作用的,必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说目标

我们根据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研究决定在教学中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照片,知道红军长征打破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经历了艰难险阻,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有学习长征精神的欲望;

2,通过学生讲述收集的故事,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史,引导学生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3,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欲望,并积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之中.

本课我们决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打破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经历了艰难险阻,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有学习长征精神的欲望.

第二课时要求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史,引导学生学习红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可让学生在课前先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随后在课中进行交流.整堂课由学生参与教学,从而在教学中体会长征精神.

第三课时在学生对于长征精神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红军精神的欲望,并积极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之中.

四,说策略

1,策略一:课前收集资料初步感受

我们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及自己家的书柜里或上网查阅,了解,搜集有关长征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十分钟队会帮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史,形成一定的教学氛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感性认识,有利于教学时学生感情体验的投入.

2,策略二: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录像再现情景激发形象,伦理道德情感.

形象性的道德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是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一种道德情感,如儿童看了一种现象或一部电影后,现象中的事物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会引起儿童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伦理性的道德感是一种在认识道德伦理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情感.它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等特点,是道德情感中最高级的形式.

我们在课堂上选播了《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的录像片段,通过再现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感染了学生的情绪,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产生了与情境相应的情感,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意义的活动.

3,策略三:改变单一灌输模式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我们改变单一灌输的模式,变单一为多元,采用自学课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等多种课堂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合作,互动中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崇敬红军的道德情感.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产生了学习长征精神的欲望.

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思考题:"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艰难险阻,在他们面前都出现了哪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呢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交流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