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美术说课:风铃叮当

2012-11-06 17:11:25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频道编辑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2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美术说课:风铃叮当”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风铃叮当(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风铃叮当》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课程的整合性来说,它更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和媒体、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 说课程标准

  本 课是综合实践劳技教育手工制作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 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 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制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促进 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二、 说教材和学生

  学 生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科,尤其是劳技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但在小组 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为学生小组分担任务的意识,也有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制作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有具体的 要求和指导。

  教材分析:《风铃叮当》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湘版)的教材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手工制作课。本课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实践融为一体,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等各种材料,运用捆邦、剪、贴、扎等基本方法制作风吹作响的各种工艺品风铃。

  因此,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绳线对物体进行捆邦、穿、扎等精细活动,使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学会设计风铃草图和制作风铃。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促使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感知、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劳动手工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工负责,学会和谐相处的品德。

  (3) 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认识风铃的结构和名称;二是风铃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本身不能发声的材料用来当作铃铛,需要考虑组合铃铛之间的距离,需要设计正确的风铃草图;二是寻找各种材料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如何使风铃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说)教学准备(教具和媒体)

  依 据劳技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艺术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制作了各种样式的风铃,作为直观教 具,还到风铃店里拍摄了做工精美的工艺品风铃,准备了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学生准备了制作风铃的工具和各种制作风铃的材料。

  六、说教法、学法

  教 法:整堂课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听风铃、看风铃、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展开教学活动。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 风铃音乐中欣赏了风铃店里做工精美的风铃。然后又欣赏了教师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的不同款式的风铃,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相联系,风铃主要用来美化居室、装点生活,使学生有所用。从而体验到制作成功后 的快乐。

  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采用游戏观察法引出课题,采用欣赏法激发调动学生制作风铃的积极性;运用直观课件风铃结构图和实物对照说明,使学生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完成了本节课 的第一个教学重点。通过调动学生观察风铃设计稿并判断正误,引出正确的设计稿,教师加以总结说明。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运用课件演示教师制 作风铃的过程和装饰方法,既直观形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运用引导法、谈话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组成员身边的各种材料,通过小 组合作学习,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怎样使作品丰富多样,有创意。

  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小组长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样或几样作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和创新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教 学

方 法

学  生

活  动

设计思路及

指导思想

 

 

 

 

 

激趣

 

 

导入

 

 

阶段

 

 

 

 

 

 

 

 

 

 

 

 

 

 

 

 

 

 

 

 

 

 

 

 

 

 

 

 

教 学

流 程

1、听风铃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手拿风铃使之发出声音)问:“你听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看是什么声音呀?”

“你觉得这个风铃怎么样?”

“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风铃叮当”(出示课件演示)

2、看风铃

“这么美妙的声音是风铃发出来的?”同学们还想看到更多漂亮的风铃吗?

下面我们就到风铃店里走一趟,欣赏风铃店里一些做工精美的工艺品风铃。(出示课件7-10样风铃)

“谁来说说这些风铃做工怎样?”

“这些风铃不但做工精巧而且很美丽。老师也做了一些有特点的风铃,请同学们看一看(出示教师范例风铃7-10样)”

“同学们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谢谢同学们的夸奖”

3、说风铃

引导学生说说对风铃的简单认识。

“谁来说说风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呢?”

 

 

 

“风铃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风铃呢?”

 

教  师

活  动

 

游戏导入法

 

 

观察法

 

 

 

 

 

 

 

 

 

 

欣赏法

 

 

 

引导法

谈话法

 

 

 

 

 

 

 

 

谈话法

 

 

 

 

 

 

 

 

 

教 学

方 法

 

 

 

 

学生闭着眼说(声音)

 

学生说(风铃的声音)

学生说感受(声音很好听,造型很漂亮)

学生观看优美的画面,聆听优美声音。

 

 

 

学生欣赏风铃店里精美的风铃。

 

 

 

学生说欣赏后的感受。(很精美、很精致、精巧)

 

 

欣赏老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种样式的风铃。

 

 

学生说感受(漂亮、很特别)

 

 

 

学生说对风铃的认识。美化我们的居室,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让人们听到美妙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风铃一响告诉主人有人来了或外面起风了。

学生:(想)

 

 

学    生

活    动

加强美术、音乐、等学课的交叉联系,创设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欣赏风铃店精美的风铃和教师丰富多样的范例风铃,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制作风铃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知道风铃可以美化居室,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设计思路及

指导思想

 

 

 

 

 

 

 

 

 

感知

 

引导

 

赏析

 

激思

 

阶段

 

 

 

 

 

 

 

 

 

 

 

 

 

 

 

 

 

 

 

 

 

 

 

 

教 学

流 程

要想做一个漂亮的风铃,首先要知道风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下面我们看风铃的结构图

1、  了解认识风铃的结构图(出示课件)

“谁来试着说说风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2、点击课件,教师解说:“风铃是由主线、吊线、铃托、铃当四部分组成。”

事物对照说明(教师手拿风铃)“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风铃哪一部分是主线、铃托、哪是吊线、铃当?”指名学生说。

制作风铃都需要哪些材料呢?我们先从主线和吊线说起。

3、  制作风铃的材料(事物说明)

①主线和吊线可以是毛绳、彩线、还可以是链珠,彩链等。

②铃托可以是硬纸板做成的,各种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六边形的纸板和纸盒,还可是塑料做成的各种大小不一样的塑料盒盖,也可以用塑料瓶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做成一定的花型,铃托还可以用铁丝制作成桃心和圆环。

③铃铛、有二种,一种本身就能发声的铃铛,有一般的实用性铃铛和装饰性铃铛(彩色铃铛)课件显示,另一种是经过碰撞才能发声的材料,用来当作铃铛,如玻璃小瓶、钥匙、

 

 

教  师

活  动

 

引导法

 

 

 

 

演示法

总结法

 

 

 

说明法

 

 

 

 

 

 

 

 

 

 

 

 

 

引导法

 

 

 

 

 

 

 

 

 

 

 

 

 

 

 

 

教 学

方 法

 

 

观察风铃结构图,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听老师讲解风铃结构图

 

 

回答老师的提问(对着事物风铃说哪是主线,哪是铃托、哪是吊线和铃铛)

 

 

听老师介绍制作风铃的材料。

 

 

 

听老师讲解制作主线和吊线的材料,仔细观察。

 

听老师介绍制作铃托的各种材料

 

 

 

 

 

 

 

听老师介绍铃铛的种类

 

 

 

 

 

 

 

 

学   生

活   动 

 

 

通过显示课件风铃结构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了风铃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一目了然。学得轻松愉快。

 

 

通过事物对照说明,使学生知道实物风铃各部分的名称及制作材料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思路及

指导思想

 

 

 

 

 

 

 

 

 

 

 

感知

 

引导

 

赏析

 

激思

 

阶段

 

 

 

 

 

 

 

 

 

 

 

 

 

 

 

 

 

 

 

 

 

 

教 学

流 程

④“下面我们再来介绍制作风铃的装饰性材料,各种漂亮的小花,好看精致的小饰品、千纸盒、小星星亮晶晶,都可以装饰风铃”

⑤“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风铃?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关风铃计设稿的小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4、  风铃设计稿正误判(教师点击课件)问:“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风铃能发出声音,有的风铃发不出声音呢?

5、教师总结“本身能发声的铃铛,怎样组合都行,经过碰撞发声的材料,需要考虑组合铃铛之间的距离,两个铃铛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远,可以有顺序的排列,高度一样。也可以设计成阶梯状,下面我们来学习风铃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6、  作风铃的过程(教师实物演示做成课件)

①选择好制作风铃的材料

②设计自己喜欢的风铃草图。

③制作铃托(先画、后剪、然后确定铃托中心线和吊线的具体位置,打眼穿孔)④用彩线制作一次性吊线,对铃当进行捆邦装饰。

⑤将主线、铃托、吊线、铃铛进行组合。

⑥装饰完成(用轻巧精致的小星、小花等好看的东西进行装饰完成)

总结:“刚才老师示范的风铃制作过程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由于大家所带的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稍有区别,但是制作风铃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样的风铃都是有主线、铃托、吊线、铃铛四部分组成。”

 

 

教  师

活  动

 

 

 

谈话法

 

 

 

 

 

提问法

 

 

 

 

总结法

 

 

 

 

 

 

 

示范法

 

 

 

 

 

 

 

 

 

 

引导法

总结法

 

 

 

 

 

 

 

教 学

方 法

听老师介绍风铃的装饰性材料。

 

 

请学生说说制作风铃还有哪些材料。

 

 

观察设计图,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能发出声音,有的不能发出声音)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有的铃铛能发出声音,有的铃铛发不出声音?

 

 

听老师总结风铃设计稿的正确设计方法。

 

 

仔细观察老师制作风铃的方法和过程。

 

 

 

 

 

 

 

 

 

 

 

 

 

 

 

 

 

 

 

 

学    生

活    动

 

 

 

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通过总结,使学生清楚的明白,风铃设计稿的正确方法。

 

 

通过老师对典型风铃制作过程的具体示范讲解,使学生学会风铃的基本制作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使学生明白制作风铃方法还有很多种,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设计思路及

指导思想

 

 

 

 

自由

 

创作

 

阶段

1、  引导学生说说想做一个什么样式的风铃?

“谁来说说你今天带来了什么材料?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风铃?”

2、  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每个组都能制作一个漂亮的风铃。我们今天的风铃制作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每组至少完成一个风铃,做得快的小组可以多做几个”

3、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①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创作(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②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

引导法

谈话法

 

 

 

 

 

 

 

 

 

 

 

指导法

 

学生纷纷举手说,带来了什么材料,想做一个什么样的风铃。

 

 

各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分工(有的设计风铃草图,有的制作铃托,打眼穿孔,有的吊线串铃,有的制作装饰品)

 

 

 

各小组专注地进行风铃制作,各小组的组员共同合作完成风铃的制作和装饰。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学生选材的范围,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提高制作效率,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设计与制作实践中去。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装饰性材料美化风铃,并对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予以帮助和解决,真正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评价

 

 

交流

大家做好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停下来,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好,好,请各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的作品准备好。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小组……第六小组,请大家按顺序站好。

“大家评一评,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①“大家做了这么多漂亮的风铃,除了美化房间,风铃还有什么用处呢?”

“人们在什么时候相互送风铃,表达相互之间的情意呢?”

②这说明风铃是一种什么物呀?(吉祥物)它带给人们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你想把风铃送给谁?

④课件出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请将你的作品送给你喜欢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

⑤“今天回去后把你的风铃送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可以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同时把你的祝福也送给他们。”

 

 

 

评价法

 

 

 

引导法

 

 

 

引导法

谈话法

 

 

 

提问法

 

 

 

 

各小组由小组长准备好本组的风铃,上台展示。

 

 

 

 

 

学生欣赏评价。

由最有创意的那一组介绍本组的作品是怎样制作的。

 

 

人们过节、过生日、结婚时相互送风铃。

 

学生齐说吉祥物

学生说:爸爸、妈妈、好朋友、老师、同学或者远方的朋友。

通过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评价中寻找差距,相互学习。表扬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继续引导学生加深对风铃的认识。知道风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培养对亲人、朋友、老师、良好的情感,体验成功,和小组成员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教 学

方 法

学  生

活  动

设计思路及

指导思想

 

 

总结

 

 

结束

 

 

阶段

1、  教师小结

“今 天我们学习了风铃的制作,大家制作的风铃各具特色,有的同学制作了花瓶式的风铃,有的同学制作了双铃托风铃,还有的同学制作了花篮式的风铃,老师对你们今 天制作的风铃很满意。以后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还可以继续寻找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制作风铃,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良好 的审美修养。”

2、整理环境卫生,宣布下课。

 

 

总结法

 

 

 

 

 

 

听老师总结。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今天的学习情况,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继续寻找身边的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风铃。

 

 

引导法

 

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后积极去执行。

课后拓展是对学习内容的继续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

  上 完《风铃叮当》这一课,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成功的地方有,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风铃店精美的风铃和教师丰富的范例作 品,为学生营造了一种风铃制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学生仿佛置身于风铃的世界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课件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风铃的结构 和正确的设计稿,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由于课前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各不相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 下,制作了丰富多样的风铃作品,非常有创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不足的地方有,课堂环节还不够紧凑,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待于提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总 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 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欣赏学习感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快乐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 生在欣赏中学习,在评价中学习,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以上为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2012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美术说课:风铃叮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料请关照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