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什么是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时间、实施时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4、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5、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及时间
(1)第六届:时间 2003年9月14日至20日
主题“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2)第七届:时间 2004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题:“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3)第八届:时间 2005年9月11日至17日
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6、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已经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7、通用语言文字包括什么?
包括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8、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共几章?分多少条?
四章二十八条,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管理和监督,第四章:附则。
10、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社会用字中禁止使用下列不规范用字:
(1)已经简化的繁体字;
(2)已经淘汰的异体字
(3)自造的简化字,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字;
(4)已经淘汰的旧字形;
(5)已经更改的生僻地名和旧译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11、汉字字形以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2、简化字以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13、异读词以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
14、结合本学科特点谈推普工作重要性。
15、本校是否重视推普工作?是怎样重视的?
16、本校量化考核溶入了哪些有关推普的条款,是怎样规定的?
17、教师能够举例说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标准音有差异的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