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05-28 12:11:23 字体放大:  

四、简答题

1.答: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1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2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问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分)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1分)

2.答:(1)两者的相同点

①二者实质是相同的。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品德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②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1分)

(2)两者的区别

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1分)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1分)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两者作严格区分。(1分)

3.答:(1)精选教材(2分)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1分)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1分)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

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分)

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

4.答:(1)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2分)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知识”,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建构知识,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2)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1分)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

(3)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1分)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要开发研究性课题和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这种课程的传递者,而且首先是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主体。

(4)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1分)

新课改针对现行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问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此外,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

五、论述题

1.答:(1)中学教育一t2,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分)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目的往往是通过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进行实验、观察和调查研究来实现的。(3分)

(2)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1分)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虽然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是按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的,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主要涉及的方面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1分)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及研究为基础。(1分)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都属于教学媒体。(1分)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1分)

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端正态度。(2分)

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1分)

2.答:(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学生在知识理解中发生困难,往往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感性材料或不善于运用感性材料。(3分)

(2)运用变式与比较:变式是指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在保持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变换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所谓比较,就是区分事物的异同。(3分)

(3)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就是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它有利于用完整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避免学生形式主义的掌握教材。(3分)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理解教材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总是和一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联系。(2分)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学生理解教材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2分)

(联系实际,酌情再给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