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答:(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分)
①知识观:首先,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②学生观:首先,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其次,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③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④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者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⑤情境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钩起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2)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3分)
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灵活的解释,为此,教师需要就学习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检验等思维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状况以及见解的合理性等进行监视和调节。
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一学生以及学生一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要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自己的知识建构活动。
2.答: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的原因是: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是前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经验。(2分)知识中有关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也有关于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互作用情况的反映,还有一些概括和总结了前人的技能技巧。所以,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一方面可以直接学习前人的技能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以借助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操作形成新的技能。知识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所必不可少的。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3分)
3.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分)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1分)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1分)
(4)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2分)
4.答:小学生品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1分)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1分)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1分)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务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2分)
五、论述题
1.答:(1)影响因素
①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在学校教育方面,这种教育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教师容许学生在.自行探索中去发现知识。(3分)
②智力: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3分)
③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 征:a.具有幽默感;b.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c.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d.喜欢幻想;e.具有强烈的好奇心;f.具有独立性。(2分)
(2)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3分)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2分)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b.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c.自我设计训练。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确定所设计的课题。d.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2分)
2.答: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对教师课时计划的分析表明,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5分)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①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②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③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④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⑤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而新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规范。⑥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5分)
(3)课后评价的差异:在课后评价时,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专家教师都关心那些他们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而新教师对课的评价却不同。他们有的说了许多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作了大致的评估,还有的关注自己上课的有效性。(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