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每题l分,共15分)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__________的观点。
2.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__________。
3.早在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就在其著作__________中提出了“学校文化”的概念。
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即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6.教育方针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__________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7.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__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8.__________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9.__________在《今日的教育是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教育的魅力在于唤醒每个人未被知晓或沉睡的能力。
10.美国学者__________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1.__________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12.体谅或者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______ 和他的同事所创。
13.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
14.家长会有全校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15.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将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__________。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人力资本论是华勒提出的。
2.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3.拉尔夫•泰勒出版了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4.在德育工作中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5.积极分子是班级活动的主干力量,因此班主任只要合理的使用他们即可。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3.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4.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上好一堂课有哪些具体要求。
2.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交往的过程?
一、不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