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
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3.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A.朋友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4.“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5.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7.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9.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10.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11.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2.提出“白板说”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13.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4.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
15.伯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NextPage]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众多教区学校,讲授的内容是( )。
A.宗教教育
B.读书知识
C.骑士教育
D.世俗教育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有( )。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
D.培养专门的人才
3.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4.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5.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 )。
A.为全体人民服务
B.公平性
C.大众性
D.公益性
E.免费服务
6.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7.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
A.教科书
B.课程标准
C.各门学科
D.课外活动
E.教学计划
8.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9.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10.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A.教科书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NextPage]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课程指的是课业及进程。( )
2.教学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而教学同智育是相同的。( )
3.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
4.教学评价的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
5.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
6.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 )
7.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 )
8.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因而不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作用。( )
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
10.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 )
1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
12.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
13.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容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
1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指生活辅导。( )
15.道尔顿制教学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畅,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卫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1.你赞成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吗?( )[单选题]
A.赞成
B.不赞成
2.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不定项选择题]
A.写给学生看
B.写给“这个人”
C.体现一定的“教育性”
D.鼓励学生
(二)
李老师教动量定理时,正好是第13届足球世界杯赛的前夕。在课上,李老师结合足球赛,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研究怎样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学生们一听,马上就来精神了,在讨论过程中发言十分踊跃。通过讨论,学生搞清楚了,“临门一脚”时,要使足球直接冲入球门,必须练就过硬的脚力,使脚力的冲量满足使球飞向球门所需要的动量的变化。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临门一脚”的实例搞懂了冲量和动量的变化莫测的等价性,下课之前,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拍手欢呼起来。
1.李老师的做法属于教学结构中的哪一阶段?( )[单选题]
A.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D.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2.李老师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不定项选择题]
A.设置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B.要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
C.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D.引起学生想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NextPage]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B【解析】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3.D【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
4.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育即牛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5。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6.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7.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8.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9.C【解析】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0.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11.C【解析】“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12.B【解析】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3.D【解析】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14.D【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
15.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解析】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进入基督教与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的时
期,最受重视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为此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
2.AB【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方面: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ABCD【解析】科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有: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BCE【解析】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5.ABC【解析】略。
6.ABDE【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主观依据: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理想人格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2)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7.ABCDE【解析】广义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8.ABC【解析】教育终身化是现代才出现的,教育的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9.ABC【解析】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10.ACDE【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NextPage]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教学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教学不同于智育,二者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3.×【解析】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最先提出来的。
4.√【解析】略。
5.√【解析】略。
6.×【解析】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学习之中;二是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但是,接受终生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学习不工作,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落伍。
7.√【解析】略。
8.×【解析】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但同时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反作用。
9.×【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10.×【解析】“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1.√【解析】略。
12.×【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13.√【解析】略。
14.×【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
2.ABCD
(二)1.A
2.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