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
1、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2、社会实践是否列入教学计划,可分为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两类。
3、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
4、专业实践活动又称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特点有: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全体同学参加;有较固定的实习基地、效果也比较明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部分。
5、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原则: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原则;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系统化、分层进行原则;因地制宜、勤俭节约原则。
6、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三个基本途径。
了解:
1、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特点:多与专业教学密切联系,是教学过程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明确;多在较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面向全体学生,以集体组织为主。
2、教学外社会实践特点:主题选择较为宽泛,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程序: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编制活动计划;组织活动过程;评估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