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2011-06-16 15:53:3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1高等教育法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综述供大家参考。

第九章 教师职业道德综述

1、“道德”二字合用,始于荀子《劝学》篇。

2、道德(核心概念):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合。

3、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起决定性作用。

4、道德的规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5、科学以真假掌握现实世界,艺术以美丑掌握现实世界,道德则通过价值方式掌握现实世界。

6、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

7、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决定论”和“道德无用论”。

8、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9、原始社会的道德原则: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10、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维护部落氏族内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11、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12、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3、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最基本的原则。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主要的道德规范。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5、道德发展的规律:(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3)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16、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17、职业道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2)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18、职业道德奴隶社会形成。

19、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发展,广度: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密,越来越明确,出现了上千种职业。深度:职业道德在深度上注重了人的价值。

20、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2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2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23、我国民间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孔子,墨家:墨子。

24、法国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我国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

25、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老师。

26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只讲个人权利、不讲社会义务,甚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滋生泛滥。

27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示范性(2)复杂性(3)创造性(4)长周期性。

28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29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3)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30谓深刻,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学生的知、情、意、行,学生的性格、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形成,无一不受教师的影响。

31所谓久远,是指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貌,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论述题1、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联系实际)

答:(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