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特点及其规律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最简单认识;(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过程的心理规律可以归纳为四个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3)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概括性和间接性是两个主要特征;(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5、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系统,是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心理活动,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
6、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活动紧密联系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知识和技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心理特征,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比能力形成的过程要快速的多,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2)气质是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具有“天赋性”,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3)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核心,基本是后天形成的,并且有好坏之分。
7、 心理发展理论:生物发生论、社会发生论、心理发生论。霍尔德复演说:人类个体的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历程,时间上的压缩和形式上的复演。智力发生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起决定作用的是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对环境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8、 心理发展的含义广义上来说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到老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过程,狭义上来说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多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有那些积极的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持久的心理变化才能称发展。其一般特点:(1)阶段性,个体在特定的年龄具有本年龄阶段共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连续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9、 心理发展的条件:(1)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2)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3)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心理的内部矛盾,新的需要和他们原先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在答题时应适当加以展开说明)
10、大学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记忆过程中的思维加工能力强;(2)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3)更多的运用有意记忆;(4)记忆品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11、大学生想象力的特点(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2)想象目的明确;(3)想象内容丰富;(4)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
12、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1)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多样;(2)情绪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3)情绪情感表现具有内隐性、文饰性与表现性共存;(4)情绪的心境明朗化;(5)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6)高级社会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
13、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必要条件:要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紧张度或说迫切性,动机意味着行动也就是有明确的对象或目标或者说客观诱因
14、奥苏泊尔与布鲁纳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在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知识理解的主要形式是知识的同化。概念学习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概念形成是指学生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通过辨别、提出和检验假设、概括等心理过程,发现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概念同化是以定义形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意义的过程,它是大学生掌握新概念的最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