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了解心理学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有效的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心理学的功能可分为对个人和对社会两部分。
对个人讲,它通过描述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历程,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增进身心健康;科学教育: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年龄特征与教育)
对社会来说,心理学在生产、销售、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告;教育;工作、生活环境与产品设计)
2、 动机;动机**与学习水平之间的关系(倒U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体的**过程;注意(注意的理论:过滤器、衰减理论)。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
按照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必须先满足基本需要,然后才会激活高层需要。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每个人的需要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势。该层次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理论):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1858年,布罗德本特。基本观点: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能力有限;神经系统某一部位存在过滤器装置;过滤器遵守“全或无”原则。
衰减理论(多通道理论):1864,特瑞斯莫。基本观点:神经系统某部位确实存在过滤器;过滤器只衰减为被选择信息的强度;不同刺激信息被注意的阈限不同。
异同:都认为神经系统的高级人之加工能力有限,必须予以调节;过滤器位置相同(再语义分析之前);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过滤器模型顾此失彼,衰减模型顾此不失彼。
3、 记忆;艾宾豪斯记忆曲线(怎样得来、123点、意义);位置系列曲线(系列位置效应是什么,前置,后置)。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编码:信息的获取过程涉及到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对来自外界的信息形成心理表征;保持或存储: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等等以一定的形式保存在头脑中;提取:从记忆中提取已有信息的过程。
艾宾豪斯遗忘(似乎不是记忆)曲线:把初学时重复的遍数当作印象深度的指标,把达到初学的熟练程度所需再学的遍数当作印象消失程度的指标,计算两种指标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节省。依据这种方法绘制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从而得到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一个明显的结论是: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忆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两个重要发现:描述遗忘进程的遗忘曲线。解释了在长时记忆中的保存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艾宾浩斯对人类记忆研究的贡献:首创记忆研究的材料,无意义音节两辅加一元的无意义音节;创造了重学法(节省法)作为遗忘研究的方法或程序;把科学的统计方法引入了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系列位置效应: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实验表明,在系列学习中,前端和后端的学习要比中间的学得快。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对材料的掌握有从两端向中间进行的趋向。从开头处前进要比从末尾处前进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间处,而在稍后一点。据分析,这是由于系列前部受倒摄抑制的干扰,系列后部受前摄抑制的干扰,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相继干扰。一般地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质、数量和材料的呈现方式、学习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来自网络)
首因效应:由于复述已转入长时记忆;近因效益:仍保留在短时记忆中。
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