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
2、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在古希腊,教育内容包括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
3、1862年,美国政府颁发了《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
5、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教育广。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
6、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人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
7、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8、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9、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人文精神教育。
10、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或者说是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
11、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先后经历了原始教育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个阶段。
12、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是:就学权利平等、教育条件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
13、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是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
14、论述
试论科学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基础与渠道?
能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二者有整合的基础。
首先,科学蕴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价值。
其次,人文以科学为基础。
实现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其一,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教育观念,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时纳入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二,建立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其三,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