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基本规律
Ⅰ、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掌握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人生阶段与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教育举措,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Ⅱ、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与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形态的教育
1.教育的起源
生物本能起源说
心理模仿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来自前苏联的教育学著作。持劳动起源说者看到了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行为,认为教育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
近些年我国的研究者对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2.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整体的原始性;形态的融合性;内容的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学校教育
1.学校的出现
奴隶社会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学校是奴隶社会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
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等级性;非生产性;专门化;内容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三)近代社会与近代学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普及
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2.近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四)现代社会与现代学校教育
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
(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
(3)教育的现代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应有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