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育学考试大纲四

2011-05-23 15:13:38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2011教育学考试大纲

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四)青年期与教育

(五)成年期与教育

(六)老年期的教育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与相应教育举措

(一)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

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

(二)社会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可以借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在育人中占据优势地位

2.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向师性,有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强烈愿望,具有可教育性

3.学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学校只有发挥出主导作用来,才可能担负起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

(四)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内部推动作用

Ⅲ、考核知识点

1.教育、学校教育、义务教育的内涵、教育的起源

2、古代学校教育、近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3.生产力、政治、文化、人口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4.教育本质及相对独立性

5.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教育;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教育举措;

7.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Ⅳ、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规律;义务教育;教育;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近、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领会: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童年期的教育;少年期的教育;青年期的教育;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

3.应用: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相应教育举措;人生阶段与终身教育。

第二章 教育目的

Ⅰ、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应着重掌握教育目的的作用、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个人全面发展”及其目标层次、素质教育及其基本特征、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